“行业协会、商会等社会组织是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助推器。建议进一步明确其职能定位,把这些社会组织在行业自律、信息共享、技术交流等方面的作用更好发挥出来。”今年年初,在民营经济促进法(草案)征集意见期间,来自市工商联的葛沁向昆山基层立法联系点提出建议:“鼓励行业协会、商会制定行业标准和规范,发挥好作为民营企业与政府、市场之间的重要桥梁作用。”
在昆山,民营企业与外向型经济互补融合、发展壮大,2024年拉高规上工业产值增速8.6个百分点,成为昆山经济巨轮破浪前行的重要引擎。为推动国家立法工作反哺地方发展,在接到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的草案意见征询任务后,昆山基层立法联系点迅速行动起来,将昆山发展所需、民营企业所盼与联系点所能相结合,面向政府部门和民营企业家群体,召开多场次征询座谈会,收集意见建议118条,归纳、梳理后确定呈报意见建议62条,形成对在昆民企心声的高度凝练。而在最终公布的正式法律文件中,葛沁的建议也得到了采纳——明确有关行业协会商会可发挥协调和自律作用,及时反映行业诉求,为民营经济组织及其经营者提供信息咨询等服务。
意见征询有声有色,民意诉求掷地有声。昆山基层立法联系点设立五年来,既将群众意见“原汁原味”送抵最高立法机关,又将国家的立法精神和立法目的原原本本地带给群众,扩展了人民群众有所呼、国家立法有所应的生动实践。
昆山基层立法联系点启动之初,就确立了“短期打基础、中期创品牌、远期当标兵”的发展路径,成立了以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任双组长,市人大常委会主要领导任常务副组长的昆山基层立法联系点工作领导小组,构建完善立体式工作网络,创新建立从接受任务到档案管理的标准化流程。同时,联系点持续扩大法律专业力量对征询工作的参与,邀请市律师协会成为立法联系协作单位,在6家律师事务所设立联络站,20名专业律师组成团队,带动全市近千名法律工作者参与立法工作。“运用我们的专业知识,在家门口就能参与国家立法,感觉既神圣又光荣。”已参与近十部法律草案的征集和修订工作的律师王珊表示。
联系点的工作一年比一年出彩,市民的参与热情也一年比一年高涨。治安管理处罚法修订草案征询意见期间,昆山本地论坛的征询帖一直“飘”在首页,吸引网友们“顶帖”的热点,就是“遛狗不拴绳,还敢任性吗?”
网友“我还是个宝宝”:第八十七条关于驱使动物伤害他人的,能不能把遛狗不牵绳这类行为也加入里面;网友“后悔拉”:赞同。如果没有牵绳,动物伤人就应该由饲养者承担责任,毕竟主人有看护责任;网友“家在昆山555”:强烈建议遛狗不拴绳,给予行政罚款处罚……
昆山基层立法联系点将网民们的诉求“打包”呈送。日前,治安管理处罚法修订草案已由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表决通过,其中明确:未对动物采取安全措施,致使动物伤害他人的,处一千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看到这则消息,网友“我还是个宝宝”欣慰地告诉联系点工作人员:“狗狗伤人都是突发情况,条例明确了将由公安机关依法查处、处罚,对宠物主人形成了提醒和警示,解决了我们身边一件‘悬而未决’的关键小事。”
五年来,这趟立法“直通车”步履不停,传递着基层对“国家大事”“关键小事”的诉求期盼,累计参与63部国家法律草案的征求意见工作,提交建议3606条,被采纳360条。在最近开展的生态环境法典草案征询中,创造了单部法律草案征集466条建议的纪录,经归纳整理后上报300条——丰盛的民意,不仅体现了联系点工作的主动性,也彰显出昆山市民对基层立法联系点制度的认同、对参与立法征询工作的热情。
▲组织发动律师专业团队积极参与公司法修订草案立法征询,并在新修订的公司法正式实施后第一时间进行宣传解读
五年以来,昆山基层立法联系点打造独具特色的“双桥”品牌:既是国家立法工作联系群众的“连心之桥”,也是群众参与民主法治建设的“聚力之桥”,成为全过程人民民主在县域实践的亮丽名片,也带来了昆山人大工作的新气象。
2024年,昆山基层立法联系点新增5家立法信息联络站,依托市委统战部党派服务中心立法信息联络站,举办法律草案征求意见民主党派专场沙龙,党派成员多条意见被吸收采纳;依托“马上办”立法信息联络站,在全市各科创园区设立22家立法信息采集点,精准收集人才科创企业意见建议,全力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
▲昆山基层立法联系点赴党派服务中心立法信息联络站,就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法(草案),向各民主党派代表征询意见建议
2025年,昆山基层立法联系点聚焦群众关注热点,针对小区物业服务质量问题和住宅区“停车难”问题开展调查研究;针对昆山文化旅游事业发展组织研讨交流,有序扩大人民群众政治参与,相关社情民意报告连续得到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批示肯定。
在参与国家立法工作的过程中,市人大常委会将立法征询与人大履职相融合。在妇**益保障法修订时,昆山组织五级人大代表在周庄镇人大代表之家以“吃讲茶”形式深入探讨,提交104条建议。而对参与过征询的法律如法律援助法,又通过执法检查强化监督,推动检察院、司法局创新建立“法律援助+支持起诉”协作机制,让立法初心在用法实践中得到充分贯彻。
昆山基层立法联系点的普法宣传和立法征询也更为同步。每次立法意见建议征求,其实都是一次普及法律的过程。通过在本地论坛设立立法直通车板块,联系点将征询的触角延伸到线上,今年又新开通了网络平台直播号,让征询的声势更大、普法的受众更多。新修订的治安管理处罚法通过后,联系点第一时间行动起来,制作用于线上投放的宣传片,除了遛狗牵绳外,包括被打还手算不算互殴、未成年人违法会不会“一放了之”等论坛网友在征询阶段就热烈讨论的话题,都将邀请律师、民警等专业人士进行解读。可以说,联系点工作带动了普法,普法促进了立法,法律实施也就有了更广泛的群众基础。
▲昆山论坛立法信息联络站开展线下研讨交流活动,共话文旅发展新机遇
目前,昆山基层立法联系点已成为讲好人大故事、民主故事的重要平台,得到了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的高度肯定,全国首次基层立法联系点工作交流会在昆山召开,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主要领导亲自为昆山联系点编辑出版的《人民至上: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昆山实践》一书作序。今年,昆山联系点正筹划以长篇报告文学形式再添新著,展现联系点一头扎根基层群众,一头直通国家最高立法机关的履职实践。“故事的主角,就是热心立法征询工作的广大市民,无论职业身份,无论学历高低,无论政治面貌,大家积极参与立法联系工作,生动诠释全过程人民民主是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联系点工作人员介绍。
▲将代表履职与立法联系工作相结合,深入群众征求对法治宣传教育法草案的意见建议,扩大人民有序政治参与
立法征询可以“走下来”,自然也能够“走出去”。多年来,昆山基层立法联系点一直在跨区域合作中探索工作赋能新机制,2023年加入由上海虹桥街道发起的“朋友圈”,聚焦长三角区域的治理共性难题,探索“立法+督法”模式,使昆山经验在更广范围开花结果。今年,联系点将继续深化与兄弟联系点的协同联动,探索建立辐射面更广、穿透力更大的交流机制,在社会治理的共性领域整合资源、共享经验,以“他山之石”牵动立法征询工作源头活水,更好推进服务立法与区域协同相融合。
五年间,昆山将1946个信息采集点变成民主法治的神经末梢,让各行各业基层群众的意见诉求直达立法机关,完成了基层人民群众与国家立法初心的“双向奔赴”。当360条建议转化为国家法律条文时,群众对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感受更加具体、获得感也更加充实。
▲立法信息员在昆山富士康科技集团立法信息采集点开展立法意见征集
未来,昆山市人大常委会将不断深入推进基层立法联系点建设,着力把昆山基层立法联系点打造成人民群众参与立法工作的重要表达平台、参与社会治理的有效载体,形成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最美窗口”。
来源:昆山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