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由于近期大批量应届生毕业,进入招聘市场,不少求职者感受到压力!但随着大量求职者摩拳擦掌找工作的同时,“职场界的杀猪盘”也随之而来!
1、入职前要交钱,各种押金、保证金。大多是中介机构,以押金、保证金、服装费、资料费等名目收费,之后再以各种苛刻的要求迫使求职者自动放弃求职或离岗,已交纳的费用借故不退还求职者。
2、入职捆绑付费培训,要付费考各种证才能上岗。大多是培训、家政或中介机构,以招聘为名变相招生,以高薪、名企工作岗位为诱饵吸引求职者,面试时则向求职者提出“工作能力不足”、“岗位有从业资格限制”等理由,要求进行入职培训或考证培训,承诺完成培训后即可上岗。当求职者交付培训费用后,却不提供承诺的工作;或者以不能满足岗位需求等理由,在求职者刚一上岗就予以解雇。更有的企业,一旦收取求职者的培训费后就会即刻“人间蒸发”。
3、招聘“套路贷”,找工作变身负巨债。不法分子与不良网贷平台勾结,推出购车贷、美容贷等招聘陷阱,主要蒙骗毕业不久、初入职场、找工作心切的求职者。
4、收费“内推”,保证入职。个别中介机构或个人宣称与知名公司合作,具有内部推荐权,求职者只要交纳一定费用,就可以通过其提供的专业辅导或特定途径,顺利获得优质offer。但这些“内推”“保offer”的承诺往往难以兑现。有的求职者因本身符合相关岗位要求而被录用,这类机构就归功于己;如果求职者没被录用,这类机构就会以种种理由搪塞,拒绝退还求职者相关费用。
5、传销“拉新”。传销组织有三大特征:入门费、拉人头、金字塔结构的盈利模式。一旦求职者落入圈套,传销组织便会要求缴纳一定费用或购买某种产品,并指派各种“推销任务”。
6、出售个人信息,下载不明APP。不法分子以招聘日结、次结岗位为借口,发送不明链接,让下载“**会议”软件或下载某聊天、金融软件,完成任务结算,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出售了自身信息,甚至身负贷款。
7、冒充知名企业,发布虚假招聘信息。伪造大厂招聘通知,要求“远程面试”,实为诈骗团伙。找工作一定要去公司实地考察,谨防上当。
8、职位名称模糊化,实则含色情服务或被拍照胁迫。发布“高薪助理”“市场专员”“模特”等模糊岗位,实则要求陪酒、夜场服务或在换衣服时候被拍艳照胁迫。
招聘套路层出不穷,让人防不胜防,谨记以下几点,就能少一些上当的可能:
妥善保管个人证件。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得扣留他人居民身份证!不要将证件原件交付他人,如有需要,仅向有关人员出示即可。需要提供证件复印或者影印件的,要在合适位置注明具体用途。
不要轻信高薪且工作轻松,对学历、经验、年龄没要求,面试简单易通过,要收费、签各种看不懂协议合同。要付费要签协议的,一定要弄清楚是什么,要谨慎承诺的高薪陷阱。
外地招聘、境外招聘需谨慎。实地考察确认公司招聘真实情况,如外地、境外不熟,尽可能不去,保证自身安全。
拒绝一切缴费,签订书面合同。牢记:正规企业不会以任何名义收取费用(法律明文禁止),入职前需签订劳动合同,条款需明确薪资、岗位、试用期等(《劳动合同法》第17条),注意签订合同的主体公司是否是与应聘公司一致或相关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