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
让我们一起走近
在里厍社区,有这样一位被居民们亲切称为“健康守门人”的老党员,30年来她以“零距离”的服务姿态,一次次叩响居民的家门,将专业、贴心的医疗服务送到居民身边,她就是张惠娥。我们见到张阿姨时,她正在耐心地帮居民量血压,86岁的她看上去消瘦却神采奕奕,细心地叮嘱大家要注意身体。
△ 张惠娥(右)
张惠娥的人生,有着丰富而朴实的底色。她原是一名乡村医生,那时乡村的医疗条件艰苦,可她从未有过丝毫退缩。在她眼中,每一位村民的健康都是沉甸甸的责任。
退休后的张惠娥搬到里厍社区,一次偶然的机会,她了解到社区里很多居民对自己的健康状况缺乏关注,尤其是一些老年人,由于行动不便,很少去医院进行测量血压等常规体检。张惠娥立刻找到了社区里另外两位老党员商量,三人组成小分队,为社区居民免费量血压。
此后,在社区的活动中心,每周固定时间都会出现她们忙碌而又温暖的身影。她们细心地为每一位前来的居民量血压并做好记录,耐心解答关于健康方面的疑问,还会根据每个人的身体状况,给出专业的建议。有些居民因为对健康知识匮乏,存在一些不良的生活习惯,张阿姨总是不厌其烦地劝说,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解释其中的危害。在她们的努力下,越来越多的居民开始重视自己的健康,社区里的健康氛围也日益浓厚。
除了为社区居民免费量血压,张惠娥还有一个特别的“任务”,那就是照顾邻居舒阿姨。舒阿姨身体不好,需要长期服药,然而她对药物的服用方法和时间总是不太清楚。张惠娥得知后,主动承担起了指导舒阿姨服药的责任,每天三次前往舒阿姨家里,仔细地看着舒阿姨将药服下,确认无误后才放心离开。不仅如此,每年春节,张惠娥也总是惦记着舒阿姨。她知道舒阿姨的子女可能因为各种原因无法在身边陪伴,于是她亲自下厨,做好饭菜,送到舒阿姨家,陪她一起过节。这一坚持,就是三年。
三年的时光里,张惠娥的关怀如同冬日里的暖阳,温暖着舒阿姨的心。每一次的到访,每一句的叮嘱,都饱含着她深深的情谊。舒阿姨常常感动地说:“惠娥,你比我的亲人还要亲,要不是有你,我真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张惠娥也总是微笑着回答:“咱们是邻居,这都是我应该做的。”
如今,86岁高龄的张惠娥又成为了里厍社区邻里帮帮团的一员。尽管岁月在她的脸上刻下了深深的皱纹,但她的步伐依然矫健,她的热情和爱心丝毫未减。
她穿梭在小区的楼道间,敲开一扇一扇门,迎接她的是老人们惊喜而又感激的目光。她一边熟练地为老人测量血压,一边和他们唠家常,询问他们生活上的困难。在走访中发现老人心情异样时,她会坐在老人身边,耐心地倾听他们的倾诉,然后用自己的人生经验,从亲情的角度和换位思考的方式,慢慢开导老人。
△ 张惠娥(左一)
张惠娥的事迹在社区里广为流传,大家都对她敬佩不已。社区工作人员也感慨地说:“张惠娥阿姨就是我们社区的榜样,她的奉献精神影响着我们每一个人。在她的带动下,越来越多的居民加入到社区志愿服务中,我们的社区也变得越来越温暖、和谐。”
然而,面对大家的赞扬,张惠娥却总是谦虚地说:“我只是做了一些力所能及的小事,能帮助到大家,我心里特别高兴。”在她看来,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出于发自内心的善意和对邻里的关怀,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她始终用自己的力量去传递爱与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