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模式
  • 1950阅读
  • 1回复

[百姓话题]杏林人在天涯丨杨逸:在青海民和让微创“火种”燎原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发帖
3173
昆币
77230 枚
只看楼主 使用道具 电梯直达
楼主  发表于: 5小时前 , 来自:江苏省0==





图片


杨逸:在青海民和

让微创“火种”燎原

中医献温馨·健康进万家




图片

杨 逸

昆山市中医医院胃肠外科

临床医学博士(在读),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围手术期专委会青委;苏州市医学会普外科分会 NOSES学组副组长;苏州市医学会胰腺病分会青年委员;苏州市中医药学会中医肿瘤专委会青年委员;昆山市医学会外科专委会委员;苏州市青年卫生骨干人才“全国导师制”培养对象;昆山市高层次卫生人才;昆山市青年学科带头人;中医院金杏优秀人才。

擅长胃肠道外科疾病诊治,主攻结直肠癌、胃癌微创手术治疗并从事胃肠道肿瘤基础科学研究,主持多项科研项目,发表高质量医学论文数十篇,荣获江苏省医学科技奖二等奖,昆山市“讲理想、比贡献”创新创业“双杯赛”优秀项目。


在青海民和县中医院手术室,一场与时间赛跑的生命救援正在上演——85岁的马老汉因嵌顿疝导致肠梗阻,已处于休克前期。老人不仅高龄体弱,还患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多重基础病,手术风险极高。以杨逸为核心的外科团队果断决策,在解除肠管嵌顿、挽救坏死小肠的同时,一鼓作气完成无张力疝修补术。这场多科室联动的"生命接力",最终让老人摆脱了困扰十年的病痛。杨逸常说:"在高海拔地区,每个医疗决策都关乎生死,我们必须既快又准。"

图片

这样的场景,正是这位来自昆山市中医医院的援青专家工作日常的缩影。作为东西部医疗协作的践行者,杨逸在半年援医期内,用“技术扎根、教学相长和延伸服务”三大抓手,为民和县外科领域带来显著变革。

中医献温馨

图片

健康进万家

图片


技术破冰

从"开腹大刀"到"钥匙孔手术"的跨越


“原来阑尾炎手术可以不留疤?"

19岁的藏族卓玛术后盯着自己脐部1.8厘米的切口难以置信。这台青海省县级医院首例单孔腹腔镜阑尾切除术,仅用30分钟近乎零出血完成,实现单孔腹腔镜阑尾切除术“零”的突破。

杨逸将东部地区成熟的"反向握持""交叉操作"等技法倾囊相授,带领团队攻克"筷子效应"等技术难关。如今,该技术已成为科室常规术式,患者术后6小时即可下床活动。

图片
图片

这样的技术革新比比皆是:针对高原地区高发的胆囊结石、胆囊炎,当地此前多以开放手术为主,针对单纯性胆结石部分开展多孔腹腔镜手术。杨逸入驻医院后,进一步将腹腔镜技术推广,胆囊疾病微创手术占比从不足30%跃升至95%,患者住院时间缩短50%。疝修补术革新,引入“腹腔镜下无张力疝修补术”模块化手术流程,指导团队独立完成20余例手术,单例手术时间缩短40%,术后零并发症,急腹症救治时间压缩至1小时内。


中医献温馨

图片

健康进万家

图片


教学相长

从"输血"到"造血"的蜕变


每周三早晨的交班室总会提前热闹起来,年轻医生们捧着笔记本等待"杨老师课堂"开讲。这种结合案例教学(CBL)和问题导向(PBL)的查房模式,已培养出5名能独立开展三级腹腔镜手术的骨干。

图片
图片
图片

最让麻醉科主任记忆犹新的,是那场关于宫内节育环穿孔的MDT讨论。"患者便血伴腹痛,我们原以为是消化道出血。"多学科会诊抽丝剥茧,最终确诊为节育环穿透子宫累及直肠的特殊病例。如今,这种联合影像科、麻醉科等开展的"头脑风暴"模式已形成制度,同时还通过远程系统与昆山专家开展“云端MDT”,累计解决疑难病例23例,当地青年医师接受了“沉浸式”临床技能培训。

图片
图片

针对肠梗阻、消化道穿孔等急腹症,杨逸制定了“快速评估与处理流程”,从病史采集、手术指征把握到术前准备全程规范指导。实施后,急腹症患者从入院到手术时间缩短至1小时内,急腹症流程标准化的建设导致外科急诊转诊率从42%降至8%,手术量增长120%。通过精细化管理和团队协作,围手术期并发症减少60%,住院日缩短35%。


中医献温馨

图片

健康进万家


图片


健康守护

从医院到牧场的延伸


隆治乡卫生院的院子里,牧民们早早排起长队。杨逸带领的义诊团队不仅带来免费药品,更通过"手把手"示范,教会乡医识别急腹症征兆。这种"下沉式"帮扶已覆盖5个乡镇、3个中心卫生院,通过开展教学查房和病例讨论,累计指导基层医生处理疑难病例50余例,使基层首诊准确率提升40%。

图片

"现在遇到疑难病例,我们随时能在微信群里得到指导。"巴州镇中心卫生院的马医生展示着手机里活跃的"外科协作群"。通过构建三级医疗网络,杨逸团队年减少不必要转诊200余人次,真正实现"小病不出乡,大病有通道"。

图片
图片


中医献温馨

图片

健康进万家

图片
图片

当格桑花再次绽放时,这位援青医生已为民和县留下更珍贵的礼物:2项省级科研立项、1篇SCI论文、5项新技术开展记录,以及最重要的——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正如他在最近一次科室会议上所言:"微创技术的星火已经点燃,它将在河湟谷地继续燎原。"

图片


来源:昆山市中医医院



本帖评分记录
杨村老兵 昆币 +1 -来自昆山论坛APP 2小时前
倾城风雪 昆币 +1 -来自昆山论坛APP 4小时前
高维豪 昆币 +1 -来自昆山论坛APP 4小时前
3条评分昆币+3
爆料有奖!关注昆山论坛抖音号,抖音搜索“昆山论坛”,或搜索抖音号:ksbbs
 
帅哥在线双鱼猫咪
发帖
3577
昆币
7381 枚
沙发  发表于: 3小时前 , 来自:江苏省0==
爆料有奖!关注昆山论坛抖音号,抖音搜索“昆山论坛”,或搜索抖音号:ksbbs
 
快速回复
限76 字节
如果您提交过一次失败了,可以用”恢复数据”来恢复帖子内容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