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今年1-9月
昆山进口咖啡生豆货值达15亿元
同比增长7.6%
2021年至今年9月
这一数值累计攀升至49亿元
这些来自巴西、埃塞俄比亚等11个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咖啡豆,不仅浇灌出全国60%的烘焙产能,更串联起涵盖15个细分领域的高端食品产业集群,让“国际咖啡产业之都”的招牌与千亿级食品产业蓝图交相辉映。
清晨的昆山综合保税区5号卡口,满载咖啡生豆的半挂卡车排起长队,等待进入这座被业界称为“核心厨房”的产业高地。不远处的亚太咖啡生豆分拨中心内,生豆经烘焙加工后,正通过高效供应链送往全国市场——这里每年输出的咖啡豆可制成10亿杯咖啡,而这一切的枢纽正是昆山开发区。作为产业发展的“龙头引擎”,开发区早在2021年便锚定咖啡赛道,借着“十四五”扩大进口的政策东风,主动谋划全产业链布局。
“从‘一颗生豆’到‘一杯咖啡’,开发区用精准服务啃下了产业培育的硬骨头。”开发区联合海关等相关部门,针对星巴克、瑞幸等“头雁企业”落户需求,创新推出“一对一”常态化服务机制,通过企业座谈会、专业沙龙等形式对接痛点,并在全市率先设立食品生产许可服务专窗,将咨询辅导、受理服务端口从苏州前移,打通项目落地“最后一公里”。
如今,这里已聚集40余家咖啡行业龙头及旗舰项目,瑞幸咖啡(江苏)烘焙基地年产能达3万吨,铂金咖啡项目可年产8亿颗胶囊咖啡,形成从生豆分拨到成品制造的完整链条。
咖啡产业的爆发式增长
成为开发区高端食品集群崛起的生动注脚
近年来,开发区依托“两核多点一街区”格局,聚焦“一粒咖啡豆、一支冰淇淋、一块巧克力、一瓶可乐”高端食品领域,成功落地可口可乐、统一食品、日世、戴妃、利乐包装等全球知名食品企业55家。黛妃食品的巧克力制品占据全国烘焙市场较大份额,为85度C、好利来等品牌提供核心原料;日世食品每小时产出的奶浆可制作10万支冰淇淋,服务全国2万余家店铺;总投资20亿元的太古可口可乐(苏州)饮料有限公司项目加速落地,建成后将布局13条生产线,年灌装饮料超160万吨,成为华东地区规模最大的饮料研发制造基地。这种 “一业兴带动百业旺” 的效应,正是开发区“一区一核”高端食品布局的成果体现。
产业拔节生长的背后
是营商环境的持续升级
开发区推行
“交地即开工”“区内事区内办”等集成改革
将企业项目审批全链条
整合至政务服务大厅
实现“进一扇门、办所有事”
依托平台构建智慧监管体系,鼓励企业运用物联网、AI技术优化生产流程,还探索建设共享实验室为企业提供专业检测服务。
从2023年进口11.2亿元、同比增长223%,到2024年16.3亿元、同比增长46%,再到今年前三季度的稳步增长,49亿元进口数据的背后,是昆山开发区以咖啡为媒、撬动高端食品产业升级的实践。如今,这里既有咖啡豆的醇厚香气,也有巧克力的甜蜜芬芳,更有“每3杯咖啡就有2杯源自昆山烘焙”的产业底气。这座产业新城正以开放姿态,让全球美味在这里交融共生,书写高质量发展的“醇香答卷”。
来源:昆山开发区发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