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雪纯 口述
昆山与上海地缘相近、人缘相亲、业缘相融,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坚实的合作基础。回顾昆山的发展历程,每一步发展、每一次转型,都离不开上海的溢出、辐射和带动。
随着改革开放以来国际资本加快向中国转移,紧靠上海的昆山可谓“近水楼台先得月”。1984年,不甘做苏州“小六子”的昆山,绘制了“东依上海、西托‘三线’、内联乡镇、面向全国、走向世界”的路径图,自费建起了工业新区(今昆山开发区)。
1990年,以浦东开发为引领的第二轮改革开放中迅速崛起。我们昆山人又敏锐地瞄准这一历史机遇,引进第一家台企至今,昆山已经成为大陆台商投资高地。为此,在长期合作中,昆山也就有了许许多多的上海朋友。
那是2004年秋,我当时担任昆山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在巴城接待了上海申通地铁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城市开发集团公司、上海国际赛车场和上海轨道交通11号线项目指挥部等企业的负责人,他们都是我们昆山多年的朋友。
交流中得知他们正在嘉定重点推进上海轨交11号线的建设。他们对我说,上海轨交11号线呈西北东南走向,线路主线起自嘉定,途经普陀区、长宁区、徐汇区,终点是浦东新区迪士尼站。嘉定的最后一站是墨玉路站,跟你们花桥很近,只有400米。
我突发奇想,问了一句:你们上海的11号线能不能延伸进入我们花桥?朋友们说,可能性是有的,但困难也不小,你们昆山人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只要你们昆山要办,我们一起努力,办法是总有的。不想,这年秋天,在阳澄湖畔的一个不经意间聊上的话题,说成了上海轨交11号线支线延伸昆山。
这一信息对于昆山来说实在是太重要了。我第一时间向市委市政府两位主要领导汇报了上海有关方面有共建花桥轨交的意向。两位领导当即表示:这件事情如果能够推动做成,那是一个很了不起的工程,也是我们昆山融入上海又一战略载体。因为当时江苏省委省政府、苏州市委市政府正要求昆山加快推进花桥商务区的建设,这是离不开上海的支持的。
于是,我迅即把昆山领导的想法反馈给上海的朋友。虽然是“侃”出来的话题,但上海有关方面对昆山的反馈意见也是十分重视。不久,我们邀请上海有关方面来昆山宾馆召开碰头会,具体探讨上海轨交11号线延伸昆山花桥的可行性。上海申通公司、上海轨交11号线项目指挥部等负责人与昆山的两位主要领导,以及交通、建设、规划和花桥商务区方面的负责人都参加了,我也参加了这个会议。上海他们做了PPT,让我们的相关的领导能够直观地了解轨交的概念,并较为详细地介绍了花桥轨交“为什么要做,能不能做,怎么做,做成什么样子好”等概念性规划,初步计划上海11号线向花桥延伸4.5公里,为今后昆山轨交对接留出了“同站换乘”的空间。随后,我们昆山市委市政府领导专门去上海有关方面进行进一步的对接商洽。
蓝图是美好的,但真要做起来却是困难重重。对于轨道交通建设,国家发改委明确有三个必要条件:一是地级市以上;二是300万人口以上;三是GDP3000亿以上。这三个条件,在当时的昆山一个都不具备。再说,上海的轨交怎么可以延伸到江苏,轨道交通是城市范围里边的交通,跨省域建轨交,这个还没有先例。
万事开头难。在申报的那些日子里,昆山的相关部门领导去上海、南京、北京,不知跑了多少个来回,递交了多少份申报材料,盖了多少印章,数都数不清。由于是国内首条跨省轨交,没有任何模式和经验可循,只能摸着石头过河。
功夫不负有心人。2009年1月底,也就是这年春节期间,曾在江苏省委工作,时任中央领导到花桥国际商务城视察工作,在听取昆山汇报后,对上海轨道交通11号线延伸至花桥这一想法给予大力支持。2月1日,在我们昆山市委市政府上报的材料上,就给上海市委市政府的主要领导签署了意见。2月2日、3日,上海市委市政府的两位主要领导即作了批示(毫不夸张地说,上海轨交11 号线花桥延伸段,是经过了两位领导关心,才得以顺利批准的)。这一年的2月11日,上海市发改委一位副主任在江苏省发改委领导的陪同下来花桥考察,并召开了第一次会议,专题研究推进上海轨道交通11号线北段调整工程项目有关事宜,建立两省市协调推进机制。之后的几个月时间里,各项对接事宜、实施方案相继推进。
这一年的12月22日,由上海市发改委联合江苏省发改委向国家发改委提交了《关于上海市轨道交通11号线北段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方案调整(安亭站—花桥站)的请示》,并于2010年9月30日成功获得国家发改委批准。这一天对于花桥、对于昆山,甚至对于全国都是意义非凡的一天,意味着全国首条跨省市轨道交通即将在沪昆之间诞生。回忆11号线的花桥段获批建设的艰难过程,很是感慨,这一纸批文,来得实属不易啊!
根据方案要求,花桥段轨交实行“标准统一,联合审批,属地管理,委托建运”16字方针。地铁有A车型和B车型两种,苏州以前建的是B车型,而我们要建的是A车型,A车型是六节车厢,B车型是四节车厢,宽度又不一样,我们必须与上海的标准统一;联合审批,为什么联合审批,上海向上报批,江苏向上报批,重复申报不符合国家规定,容易造成申报不成的现象,所以要联合申报;属地管理,花桥站建设在昆山辖区内,拆迁、民生、治安等社会矛盾的解决,由昆山方面负责管理。比如车厢以外发生的治安、刑事案件由昆山负责,车厢以内发生的治安、刑事案件由上海负责;委托建运,就是委托上海建设与运营。
一个月后的10月26日,轨交11号线花桥段奠基。2011年6月,正式开工建设。早在开工建设之前,花桥就提前谋划,启动了轨交11号线沿线城市设计、环境整治、功能提升等工作,加快推进沿线企业、民房、户外广告设施等的拆除、整治、翻新和维护等。昆山还专门成立了轨交运营公司,具体负责相关运营保障和物业管理工作等。同时,从全市和花桥交通布局着手,进一步完善公共交通运营线路和安排,在11号线的三个站点建设公交接驳站和公共自行车租赁点。历时26个月,顺利完成了土建、机电安装、装修装饰、周边环境整治和列车综合调试、运营演练,完善了公交接驳、公共自行车、出租车等配套设施。2013年10月16日,11 号线花桥段终于正式通车了。当时有媒体这样报道的:国内首条跨省轨交——上海地铁11号线花桥段今天起开始载客试运营。昆山花桥与上海中心城区之间的这条便捷的交通干线,将成为促进苏沪两地经济社会进一步紧密交流、共融发展的大动脉。
花桥段这6.2公里的延伸,意义非凡。上海轨道交通11号线延伸至花桥,真正实现了与上海交通的“无缝接轨”。
2023年6月11日,在上海轨交11号线花桥段通车十周年之际,又是苏州11号线即将通车的时候,我请当年的几位老朋友作客昆山,重温二十年来的感受,分享“两个10年,实现了轨交‘双11’”的喜悦。这些上海老朋友,是我们上海轨交11号线花桥段建设和昆山这座城市发展的贡献者和见证人。
【延伸阅读】 2010年9月30日,上海轨道交通11号线花桥段成功获得国家发改委批准。工程总投资约18.49亿元,东起上海安亭、西至昆山花桥,全长6.2公里,均为高架线,共设兆丰路站、光明路站、花桥站3座车站,这3个站并入上海轨交11号线联网运行。 是年10月26日11号线花桥段奠基;2011年6月启动建设;2013年3月全线铺轨完成;2013年10月16日通车试运营。11号线花桥段的建设开通,不仅成为全国首条跨省轨道交通,也是长三角地区域交通一体化发展的具体体现。
来源:玉峰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