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模式
  • 1018阅读
  • 0回复

[百姓话题]水乡情丨用画笔让江南跃然纸上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发帖
2724
昆币
51270 枚
只看楼主 使用道具 电梯直达
楼主  发表于: 昨天 19:33 , 来自:江苏省0==


青石板巷蜿蜒向深处

藏着一家名为

“大自然的礼物”的文创小店

这里没有喧嚣的叫卖声

也没有千变一律的旅游纪念品

只有一个90后店主在用心创作

让这个不足40平方米的小店

充满浓郁的艺术气息和满满的创意

推门而入

满墙挂画与植物标本错落有致

手绘团扇、漆扇在光影中舒展

……

手作赋予它们流水线

无法具备的温度与灵魂

双桥等周庄元素则使它们成为游客

独一无二的水乡回忆载体

这一个个令人爱不释手的文创作品

都出自美术专业的店主李萌和他妻子之手







以手写心,以笔抒意。很难想象,眼前这位正手持画笔的李萌,2014年大学毕业后,一度受家族食品企业影响,曾在周庄做起芝麻酥、牛轧糖小吃生意。八年光阴里,他成了精通熬糖的“食品手艺人”,心中却始终放不下画笔。2023年,文旅复苏的春风拂过,他毅然关停作坊,将全部积蓄投入文创小店。“看似‘一时兴起’,实则源于心底的热爱。”他笑言,画笔才是安放灵魂的容器。












转型文创并非易事。第一年,店铺几乎没有盈利。挑战接踵而至,转机也悄然来临。某日,昆山市文化馆工作人员路过小店,不经意间被店内的文创作品吸引,一场合作就此展开。自今年3月起,他们已为市文化馆承办的趣味文化季精心设计了“宋锦硬卡制作”等四期主题课程,颇受学员好评。







“课程设计并非简单的静态展示。”李萌介绍,他和妻子利用自己大学所学专业内容,结合年轻人喜欢的风格,将贴箔、锦灰堆等非遗工艺转化为沉浸式文创体验课程,简化流程却不失工艺精髓,创新载体的同时又能让参与者融入个性化创作。







“降低门槛不等于稀释文化,而是让非遗工艺‘轻装’走进现代生活。”李萌坦言,美术专业背景赋予他们独特的课程开发能力,从材料选择到技法教学皆反复打磨,在教学中还可以给予学员专业性的引导,确保课程兼具艺术性与趣味性。这种非遗工艺的“年轻化表达”也逐渐得到市场认可。如今,他们的课程走进政府文化活动、企业团建,单月活动量最高达十余场。







千年文脉在画笔与创意中流转

江南古韵借文创之翼飞入寻常生活

十余年来

从卖牛轧糖的“手艺人”

到非遗文创践行者

在传统文化与现代审美碰撞中

在文旅融合的浪潮中

李萌用画笔

为古镇绘就一幅独特的画卷





来源:昆山旅游度假区发布


本帖评分记录
华珏 昆币 +1 -来自昆山论坛APP 昨天 22:27
鸠羽千夜 昆币 +1 -来自昆山论坛APP 昨天 21:40
爱上幸福的感觉 昆币 +1 -来自昆山论坛APP 昨天 20:18
3条评分昆币+3
爆料有奖!关注昆山论坛抖音号,抖音搜索“昆山论坛”,或搜索抖音号:ksbbs
 
快速回复
限76 字节
如果您在写长篇帖子又不马上发表,建议存为草稿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