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模式
  • 1050阅读
  • 0回复

[法治宣传]【普法 微热点】手机越“懂”你,隐私透越多?智能助手该怎么用?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发帖
1913
昆币
34159 枚
只看楼主 使用道具 电梯直达
楼主  发表于: 04-17 , 来自:江苏省0==


“帮我点份附近的午餐”

“在微信里帮我发一个红包”

随着手机智能助手的出现

用户只需说出心中所想

就能轻松调用各类第三方App

自动完成点餐、导航、发微信等各种任务

不过,在这份便捷的背后

却隐藏着不容忽视的隐私与安全风险

手机越“懂”你,隐私透越多?

据《法治日报》报道,有专家指出,不少手机智能助手主要通过AI多模态大模型,在绕过第三方App授权的基础上,以识屏+模拟点击的方式来实现各种功能。所谓识屏,就是对手机屏幕进行截屏,然后理解、分析屏幕内容;而模拟点击则是利用手机系统的“无障碍权限”,识别当前屏幕中的按钮坐标,绕过第三方App授权直接点击,操作其内部功能。令人担忧的是,一些手机智能助手在获取“无障碍权限”时,并未充分告知用户相关风险,甚至存在默认开启或无法关闭的情况

另外,手机智能助手高度依赖云端大模型,大量的用户指令理解、截屏后识别屏幕的工作,不是在手机内完成,而是传输到云端处理,这就意味着大量用户数据被手机厂商获取。而大模型的训练需要大量的用户数据,手机厂商是否会把截屏来的用户数据“投喂给大模型做训练,“投喂”前是否经过了妥善的数据脱敏,用户也无从得知


那么

“无障碍权限”存在哪些安全隐患?

面对这些风险,用户应当如何保护自己?

如何筑牢数据“安全门”

与隐私“防火墙”?

01
“无障碍权限”暗藏哪些隐患?

北京市君益诚律师事务所合伙人杨子江介绍,在智能助手以前,无障碍服务除了辅助残障人士,另一大用途实际上是在木马、外挂等非法软件上。用户一旦开启无障碍服务,手机屏幕上的所有信息就暴露无遗,包括个人身份、聊天记录、地址乃至密码框内输入的内容。再加上无障碍服务的自动点击功能用户的资金安全也岌岌可危。这就像是在手机上开了一个“后门”,他人可以随便进出,也可以顺手牵羊。

北京潞丰律师事务所合伙人黄艳表示,“无障碍权限”虽然能为有特殊需求的群体提供实质性的帮助,但对于普通用户来说,还是应谨慎开启此类权限,因为系统对这些功能的调用限制相对较少,理论上它几乎可以执行所有的屏幕操作,容易引发数据滥用或过度采集的问题,给用户财产安全与个人隐私带来风险,还可能造成不正当竞争等市场秩序问题

02
怎样安全使用手机智能助手?

杨子江律师认为,用户如果需要使用手机智能助手,应当注意充分了解开启无障碍服务后使用智能助手的网络安全风险;仔细阅读手机内智能助手相关的隐私政策,了解被收集的数据范围、用途和存储路径;在使用时密切关注智能助手的动向,避免误操作;在使用后尽快关闭无障碍服务涉及支付、转账等场景时尽量避免让智能助手辅助操作,关闭智能助手能调用的App免密支付。

黄艳律师指出,用户在使用手机助手时应当谨慎授予“无障碍权限,注意App的授权权限,仔细阅读相关服务协议、隐私政策,并定期审查已授权的应用列表、账户设置中的隐私选项,及时撤销不再需要或可疑的应用权限、删除不必要的账户和数据,保持操作系统和应用程序的更新,使用加密和匿名工具等,同时避免在社交媒体上过度分享信息,以减少潜在威胁。


03

如何筑牢数据“安全门”
与隐私“防火墙”?


杨子江律师表示,手机智能助手的推广使用,需要经过App和消费者的双重同意。手机智能助手应与其调用的App合作,从该App提供的接口调用和启动操作,配合App的安全管控措施,并向消费者清晰告知其使用相关权限及是否可能存在数据泄露和安全风险。为了确保消费者能够真正理解并自愿同意手机智能助手系统软件的用户协议和隐私政策,从而有效地行使对个人信息的控制权,应当对消费者信息的告知同意规则采取改进措施,提升告知同意流程的透明度和有效性

黄艳律师认为,手机智能助手推广使用的健康发展,离不开技术更新、行业自律、完善监管等方面的协同治理。一方面,企业应当加强技术研发,改善用户数据处置流程,构建更加智能化的内部防御系统,实时监测和拦截潜在的网络攻击和数据泄露风险,提高用户数据的安全性和隐私保护水平。另一方面,职能部门应积极出台相关政策、加大法律规制和监管力度,厘清手机厂商、第三方大模型公司、App、云服务等各方在用户数据安全保密方面应承担的责任,防范应对智能手机助手使用带来的隐私泄露风险。


你平时会使用手机智能助手吗?

对此,你怎么看?

来源:尚法昆山


爆料有奖!关注昆山论坛抖音号,抖音搜索“昆山论坛”,或搜索抖音号:ksbbs
 
快速回复
限76 字节
批量上传需要先选择文件,再选择上传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