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早春的气息,总是最先被勤奋者捕捉。
新春伊始,昆山处处涌动着“拼抢赶超”的生机与活力,全市上下正以“每天进步1%”的干劲,全力为昆山的高质量发展,拼出一个“无限春光”。
百亿项目接连落子
招大引强拼出产业新高度
对昆山来说,“大招项目、招大项目”始终是其一以贯之的制胜法宝。
在主导产业之一的电子信息领域,作为近三年昆山投资额最大的项目,立讯新一代智能终端及穿戴产品项目和智能精密声学耳机产品项目签约落户,总投资约120亿元,更大力度续写“在昆山每年新增一座工厂”的合作佳话。
在探索发展的数字科技领域,协鑫集团总投资50亿元,以科技力量赋能片区更新,在昆山高新区建设产学研一体的未来城市社区,构筑汇聚国际顶尖高新技术产业公司、金融投资机构和科创人才的融合平台。
在大力布局的新能源领域,扎根37年的沪光增资扩产,总部研发大楼开工、新能源汽车零部件项目投产,推动又一千亿级产业集群加速成势。
春来万物生。昆山彰显“开局就要冲刺、开工就要实干”的鲜明导向,一批大项目、好项目相继“坐镇”,凸显“强”的底色愈发鲜亮、“新”的脉动愈发强劲、“进”的步伐愈发铿锵。
昆山快速掀起好项目、大项目的签约、开工和投产热潮,展现了县域经济“领头雁”的担当与实力,也蕴含着昆山对高质量发展的深入思考。以“新型工业化”为主题的2025年新年第一会,发布实施昆山智造“八大工程”,以“AI赋能昆山智造”为主题,把提质增效贯穿始终,系统推进产业能级跃升、核心技术攻坚、梯度企业强基、数实融合提升等行动,推动新一轮经济结构与运行模式竞合、重塑、蝶变。
这是崭新的出征,也是光荣的延续。昆山将奋力打造1个万亿级产业、3个千亿级产业、11个百亿级产业,力争2025年规上工业产值突破1.3万亿元、工业投资超300亿元,立足全球浪潮,奋力打造一流新型工业化示范区。
企业生产“拉满弓”
招才引智输送活力“源泉”
节后以来,昆山企业生产纷纷“拉满弓”,截至2月8日,全市规上工业企业已全部复工复产。
“由于订单量很多,春节期间,公司80%以上的员工选择坚守岗位。车间产能全开,企业每天产出约500万元。”沪利微电副理顾洪说。沪利微电有限公司车间里,机器高速运转,为蔚来、小米、理想、问界等知名汽车厂商供应电路板等零配件。
“目前,我们的生产负荷已经满载,订单还向后排了两个月。”昆山鸿仕达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CEO唐福明说。鸿仕达生产的胶膜贴装机,精度可达5微米,在业内具有很强的竞争力。
复工复产是释放经济活力的关键环节,背后离不开有效的政府服务支撑。昆山在春节期间出台的12条稳岗惠企措施,为企业稳增促产、留工生产、扩岗招工吃下“定心丸”。连日来,就业促进“春风行动”专项服务活动奔赴各路,为重点企业“点对点”接回一批又一批返岗员工。截至目前,约有2万名务工人员到岗返岗。
在“拼经济”中,发挥科技创新的力量至关重要。昆山全力以赴“拼人才”,创新推出“百校千企”引才计划和归雁计划、春风行动等一揽子品牌活动,已连续两年荣膺“中国最佳引才城市”。前不久举行的2025高校毕业生就业倍增行动暨“逐梦昆山 职等你来”新春双选会,吸引近120家重点企业、端出3200个岗位,同时还发布昆山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热力图、求职码、“云校招”平台等,搭建更便捷高效的求职通道。
政企“双向奔赴”,才能让高质量发展行得更稳、走得更远。目前,新一轮昆山人才科创城市行正在紧锣密鼓筹划,将对标企业高质量发展需求,加快破解高端人才的“县域瓶颈”,输送高质量发展的活力“源泉”。
昆山服务进阶升级
“换位思考”构筑更大“软实力”
拼经济,更是拼环境。从经济增速的“快变量”转向环境赋能的“强磁场”,昆山不断从“管理者”进阶为“服务者”,从“用户思维”转向“客户体验”,以“软实力”换取更大“硬实力”。
昆山2024年度高质量发展总结暨“换位跑一次”工作推进会明确提出,把“提升企业感受”“让各类经营主体拥有获得感”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发动党员干部到发展一线和企业、群众“互换身份”,打响比学赶超、奋勇争先的发令枪,为新一年全面深化改革、优化营商环境释放了强烈的发展信号。
什么是“换位跑一次”?为什么要“换位跑一次”?“换”到什么程度?“跑”出什么成效?昆山尝试在“换位思考”中用心体悟企业创新创业的艰难、群众生产生活的艰辛,“身体力行”把握好“有为”与“不为”的尺度,“沉浸式”解决好“越位”和“缺位”的问题。
“昆如意”,无止境。这不仅是一种服务方式的转变,更是一种治理理念的升级。从实践到认识,再到实践,昆山书写营商服务品牌递进式升级的辩证法。
例如,昆山明确要求党员干部通过现场看、具体办、跟踪问等方式,将“用户思维”和“客户体验”融入政府治理全过程。这种做法实际上是对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具体实践,体现了政府与企业、群众之间“主体—客体”关系的辩证统一。
在昆山各区镇召开的“新春第一会”中,优化营商环境不约而同成为关键词。基层执行力度与资源分配有哪些挑战、企业需求与政策落地还有何差距、行政效率提升的压力点在哪里……找准堵点、痛点、难点之后,边“换”边“看”、边“察”边“思”,一场从“行政效率”到“服务效能”的改革正在行进。
走过千山万水,仍需跋山涉水。一山望着一山高的昆山登攀不止,以一流作风营造一流营商环境,以“干字当头”推动“走在前列”,以“干在实处”矢志“争做示范”,奋力推动新时代“昆山之路”越走越宽广。
融媒短评
金融系统有一个复利的概念,看似微小的增长,却能汇聚成强大的力量,最终带来质的飞跃。新年伊始,“每天进步1%”的发展实例在昆山铿锵有力。
一年有四季,春夏秋冬;但干事创业只有两季,淡季和旺季,抓得紧、抓得好一年四季都是旺季。每天进步1%,正是“抓得紧、抓得好”的另一种表达。1%的进步,既可以是量的合理增长,也可以是质的有效提升。当DeepSeek登陆昆山,数智城市建设的底座增强了深度学习的本领;当一批批民生实事项目在百姓的“家门口”落地建成,城市“温暖+1℃”的惠民暖流会越来越宽广;当“换位跑一次”行动全城开展,窗口前、车间里、交通线、田野上“让我变成你”的身影,也终将换来企业群众暖心的口碑、城市高质量发展闪亮的金杯。
来源 | 昆山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