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模式
  • 952阅读
  • 0回复

[百姓话题]【干在高新】红领物业 | 共青村:用“微实事”托起大民生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级别: 昆山新人
发帖
298
昆币
10200 枚
只看楼主 使用道具 电梯直达
楼主  发表于: 8小时前 , 来自:江苏省0==



开栏的话

社区是城市治理的“最后一公里”,物业则是连接社区与居民的“毛细血管”。从小区的设施老化、停车难等“顽疾”破解,到如今社区服务升级、邻里和谐营造,物业管理的质量直接关系着居民的幸福感与获得感。《红领物业》栏目聚焦昆山高新区党建引领下物业管理的创新实践,挖掘鲜活案例、总结可行经验,展现基层党组织如何以“红色力量”激活物业治理动能,探索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区治理新路径,为更多社区破解治理难题提供借鉴与启示。


图片


社区名片
图片



共青村

基层治理一头连着经济社会发展,一头连着千家万户冷暖,考验的是“绣花功夫”。共青村始终坚持党建引领,紧扣“组织嵌入网格、服务融入网格”的核心基准,以小区物管会成立为重要契机,搭建协商议事平台,创新构建“四方协同治理”模式,全力推进“熟邻共治”落地见效,推动党建引领小区治理(物业管理)提质增效。

图片



图片
织密“共治网”,破解民生难题


“之前反映单元楼路灯坏了,隔天就有人来修,现在连处理进度都能在群里看到,太透明了!”李大伯说起村里的暖“新”服务驿站,连连点赞。为回应居民多元化需求,共青村建成该驿站,发动老党员、楼道长、志愿者担任常驻议事员,通过“诉求收集-分类转办-进度公示-结果反馈”的动态透明机制,8月以来已协调解决水管维修、垃圾清运等民生问题20余件,探索建立了一条高效响应民需的“民意流水线”。


民声“定方向”,项目“落地生花”。在充分汇集民意的基础上,共青村将居民反映强烈的“安全上学路”作为村里的“心头大事”。因周边学校集中,每到上下学时段,小区主干道车流人流交织。为此,村党组织联合物业、村民代表共同规划建成“通学路”,沿途设置反光标识、减速带,并组建党员、志愿者“护学队”,保障学生出行安全。“现在孩子自己走路去学校,我也放心多了!”家长张女士表示。“我们的任务,就是把大家的‘心愿清单’一项一项落实为成果清单。”共青村党总支书记赵赋俊说。据统计,截至2025年10月,共青村在省、苏州、昆山12345平台的投诉量较去年同期下降了29.23%,其中物业投诉率累计下降17%,10月单月下降22.22%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按下“智慧键”,提升治理效能


“叮!B区23栋1单元602室烟感温度异常,请及时处理。”在池渔泾卫星消防站应急平台的大屏上,“5G智慧烟感”捕捉到的安全隐患,实时推送至卫星消防站消防值班员电脑端及村工作人员、物业经理手机端。不到5分钟,工作人员就赶到现场核实并处置火灾隐患,真正做到灭早、灭小、灭初期——这是共青村用科技赋能治理的日常场景。


今年以来,共青村融合5G与AI技术,以数字乡村智慧平台为核心整合“人、房、车、事、物”等数据资源,构建起覆盖全村的智能感知体系。针对电动自行车集中充电易引发火灾的隐患,村里配备了新三件套,并专门优化了AI摄像头的热感应温度监测灵敏度,一旦检测到异常高温,系统便会立即自动触发预警。截至目前,智能应急预警系统已成功处置电线老化等各类消防安全隐患20起,将风险消除在萌芽状态。


图片

△ 热成像AI摄像头


“以前反映问题得跑物业办公室,现在手机上点一点就行,太方便了!”居民刘大爷熟练打开“马上办”小程序,展示上周提交的“增设休闲座椅”诉求——从提交到施工完成,只用了5天。这款小程序是共青村为居民打造的“快渠道、快响应、快处置”反馈通道,10月上线至今,已收集办理居民意见21条,问题解决率达100%


图片
图片
图片


从“人工巡查”迈向“智能预警”,从“跑腿反映”转变为“指尖办事”,共青村借助数字化手段打通了服务居民的“最后一米”,让治理效率大幅提升,让居民等待时间大幅减少。


图片
架起“情感桥”,凝聚邻里温情


为打破“楼上楼下不相识”的陌邻隔阂,共青村将传统节日作为邻里交流的纽带,组织写春联、猜灯谜、包粽子,每场活动均能吸引数百名居民踊跃参与。“以前住了好几年都不认识邻居,现在一起包粽子、听讲座,像一家人一样。”居民陈阿姨说,“村里每个月都组织当月生日的老人办集体生日会,真的比家人都更贴心。”


更让居民暖心的是,村里还专门邀请省非遗传承人闵氏伤科第五代传人闵大联(第一代传人为共青籍)副主任医师回村交流,开展非遗讲座和义诊。大咖回村不仅增进了居民间的情感交流,更拓展了“共青”的“熟人圈”,全面提升了群众的归属感与幸福感。


图片


此外,共青村还联合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每月开展一次健康义诊,为老人量血压、测血糖,提供慢性病咨询服务。今年以来,已累计服务居民1000余人次,让居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便捷的医疗服务。


图片


图片











如今的共青村,晾衣区里,晒的不仅是衣物,更是居民的舒心生活;智慧平台上,流转的不仅是数据,更是高效的治理效能;文化活动中,传递的不仅是笑声,更是浓浓的邻里温情。从“四方协同”到“熟邻共治”,共青村正以党建为引领,把治理的“民生答卷”写在居民的心坎上,绘就一幅“小事有人管、大事协同办、幸福看得见”的基层治理新图景。

图片


来源:智美昆高新



本帖评分记录
你喜欢 昆币 +1 -来自昆山论坛APP 5小时前
1条评分昆币+1
爆料有奖!关注昆山论坛抖音号,抖音搜索“昆山论坛”,或搜索抖音号:ksbbs
 
快速回复
限76 字节
批量上传需要先选择文件,再选择上传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