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ID:758535
消费者李女士 满意点赞 没想到退费纠纷两天就解决,还拿到了有司法保障的退款协议! 近日,昆山开发区某门店因经营问题引发的 预付式消费纠纷圆满化解 消费者李女士的满意点赞 成为辖区综治中心高效解纷的生动注脚 今年以来,开发区深耕新时代“枫桥经验”,以规范化建设为抓手,通过机制创新、基层深耕、科技赋能三维发力,构建起集矛盾化解、网格管理、风险防控于一体的现代化治理体系,让平安成为辖区发展最坚实的底色、群众最真切的感受。 “攥指成拳”破困局 走进开发区综治中心服务大厅,12个接待窗口前不时有群众驻足咨询,工作人员耐心细致地解答着各类诉求。“以前遇到劳资纠纷,得在人社、企业之间来回跑,现在进这一扇门,相关部门都能找到,省了太多麻烦!”刚办完劳资纠纷调解的市民张先生,对这样的“一站式”服务赞不绝口。 为打破部门壁垒 开发区依托矛盾调解数字平台 创新推出“常驻+轮驻+专班”运作模式 规建、人社等职能部门资源整合进驻 同时引入专业律师、心理咨询师 行业调解员常态化坐班 链入融诉驿站等专业力量 让多方资源“攥指成拳” 如今,依托这套成熟的机制与数字平台,开发区实现对社区排查、公安处警等各类矛盾纠纷的全周期管理,“有纠纷找综治”逐渐成为群众的共识。今年以来,开发区综治中心累计受理矛盾纠纷2914件,办结2891件,办结率高达99.2%,这里真正成为了群众心中化解纠纷的“终点站”。 小网格织密民生网 大妈,您反映的楼道杂物问题我们已经联系物业清理了 大爷,这是反诈宣传手册,遇到陌生来电可别轻易转账 清晨的阳光洒在辖区街巷 网格员们带着笔记本穿梭其间 他们的脚步遍及每个角落 成为基层治理中最活跃的“神经末梢” 以“海棠花红”党建品牌为引领,开发区深化“网格+警格”,不断推动治理资源向基层下沉,将精细化网格打造成服务群众的“前沿哨点”。网格员们凭着“铁脚板”走遍辖区,收集民情、化解邻里矛盾,把贴心服务送到群众家门口。“针对不同领域的纠纷特点,我们还打造了特色调解品牌矩阵。”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3个区级、11个社区级调解品牌工作室已建成,这些工作室如同一个个“矛盾溶解器”,精准化解城乡建设、劳动争议等领域的问题,为辖区营造乐居、乐享、乐业的环境注入动力。 不仅如此,开发区还落实市镇两级干部网格挂钩机制,确保矛盾隐患早发现、早介入。今年以来,累计巡查走访299万户次,上报处置事件2.9万件,帮扶困难群众102人次,让群众真切感受到“身边有人管、难事有人解”。 科技赋能亮“慧眼” 在开发区综治中心指挥室 工作人员指着屏幕上的 “智慧中枢” 系统介绍 以前处理纠纷全靠人工记录,现在打开系统就能看到矛盾动态,还能提前预警风险,工作效率比以前高多了。 为推动治理从“被动应对”向“主动预防”转变,开发区依托“158”基层治理现代化示范工程,搭建起涵盖 “人、房、车、事”等信息的数据底座,通过小区管理、网格治理、矛盾调处等五大工作模块,实时整合12345热线、社情民意等动态数据,定期开展风险研判。如今,消防隐患能实时预警,矛盾纠纷可智能分流,民生需求会精准匹配,科技让治理更具前瞻性。开发区各社区也借助数据池,针对居民诉求、安全隐患等核心问题制定标准化工作清单,让服务更精准、更贴心。 平安是发展之基,更是民心所向 开发区始终以群众需求为导向,用机制创新打破治理壁垒,用基层深耕拉近服务距离,用科技赋能提升治理效能,让现代化治理的“前沿阵地”愈发坚固,也让辖区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在一次次解民忧、办实事中不断升温。
消费者李女士 满意点赞
近日,昆山开发区某门店因经营问题引发的
预付式消费纠纷圆满化解
消费者李女士的满意点赞
成为辖区综治中心高效解纷的生动注脚
今年以来,开发区深耕新时代“枫桥经验”,以规范化建设为抓手,通过机制创新、基层深耕、科技赋能三维发力,构建起集矛盾化解、网格管理、风险防控于一体的现代化治理体系,让平安成为辖区发展最坚实的底色、群众最真切的感受。
走进开发区综治中心服务大厅,12个接待窗口前不时有群众驻足咨询,工作人员耐心细致地解答着各类诉求。“以前遇到劳资纠纷,得在人社、企业之间来回跑,现在进这一扇门,相关部门都能找到,省了太多麻烦!”刚办完劳资纠纷调解的市民张先生,对这样的“一站式”服务赞不绝口。
为打破部门壁垒
开发区依托矛盾调解数字平台
创新推出“常驻+轮驻+专班”运作模式
规建、人社等职能部门资源整合进驻
同时引入专业律师、心理咨询师
行业调解员常态化坐班
链入融诉驿站等专业力量
让多方资源“攥指成拳”
如今,依托这套成熟的机制与数字平台,开发区实现对社区排查、公安处警等各类矛盾纠纷的全周期管理,“有纠纷找综治”逐渐成为群众的共识。今年以来,开发区综治中心累计受理矛盾纠纷2914件,办结2891件,办结率高达99.2%,这里真正成为了群众心中化解纠纷的“终点站”。
大妈,您反映的楼道杂物问题我们已经联系物业清理了
大爷,这是反诈宣传手册,遇到陌生来电可别轻易转账
清晨的阳光洒在辖区街巷
网格员们带着笔记本穿梭其间
他们的脚步遍及每个角落
成为基层治理中最活跃的“神经末梢”
以“海棠花红”党建品牌为引领,开发区深化“网格+警格”,不断推动治理资源向基层下沉,将精细化网格打造成服务群众的“前沿哨点”。网格员们凭着“铁脚板”走遍辖区,收集民情、化解邻里矛盾,把贴心服务送到群众家门口。“针对不同领域的纠纷特点,我们还打造了特色调解品牌矩阵。”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3个区级、11个社区级调解品牌工作室已建成,这些工作室如同一个个“矛盾溶解器”,精准化解城乡建设、劳动争议等领域的问题,为辖区营造乐居、乐享、乐业的环境注入动力。
不仅如此,开发区还落实市镇两级干部网格挂钩机制,确保矛盾隐患早发现、早介入。今年以来,累计巡查走访299万户次,上报处置事件2.9万件,帮扶困难群众102人次,让群众真切感受到“身边有人管、难事有人解”。
在开发区综治中心指挥室
工作人员指着屏幕上的 “智慧中枢” 系统介绍
以前处理纠纷全靠人工记录,现在打开系统就能看到矛盾动态,还能提前预警风险,工作效率比以前高多了。
为推动治理从“被动应对”向“主动预防”转变,开发区依托“158”基层治理现代化示范工程,搭建起涵盖 “人、房、车、事”等信息的数据底座,通过小区管理、网格治理、矛盾调处等五大工作模块,实时整合12345热线、社情民意等动态数据,定期开展风险研判。如今,消防隐患能实时预警,矛盾纠纷可智能分流,民生需求会精准匹配,科技让治理更具前瞻性。开发区各社区也借助数据池,针对居民诉求、安全隐患等核心问题制定标准化工作清单,让服务更精准、更贴心。
开发区始终以群众需求为导向,用机制创新打破治理壁垒,用基层深耕拉近服务距离,用科技赋能提升治理效能,让现代化治理的“前沿阵地”愈发坚固,也让辖区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在一次次解民忧、办实事中不断升温。
来源:昆山开发区发布
UID:1355460
UID:768284
UID:651115
赏
我要提现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完成支付
电话:0512-57993030工作日 8:30-17:00在线广告热线:18012662666紧急联系:18888186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