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色慢慢透亮时,正路过东站,奔赴故乡重阳节。这一夜跋涉,从黄昏到朝阳,串接数不清的站台。
年年岁岁,今又重阳。九为数之极,九月逢九,两九相重,岁月久长,愿父老喜乐安康,年轻人山海壮阔。
九月的原野,蕉绿渐黄。
像一支画笔,将季节刻画成,又一块一块的上色,岁月的烟火尘埃,就弥漫开了,整个天地。
九月的风,是染了霜的。
它不声不响地掠过屋檐、巷口、老人的白发梢,忽然一吹,秋天就深了。
农历九月初九,重阳。
两个“九”相叠,是阳数之极,也是岁月之折。
这一天,天地清朗,草木微寒,最适合登高望远——不是为了征服山,而是为了看清自己走过的路,和那些默默站在身后的人。
小时候不懂,为什么非要这天插茱萸、吃糕、登顶。长大后才明白,有些节日,不是热闹给活着的人看的,而是温柔地提醒:别忘了来处,别辜负年岁。
如今城里的重阳,少了些烟火,多了些疏离。电梯直抵高楼,却少有人叩响父母的门;朋友圈晒出菊花美照,却忘了电话那头等一句问候。我们走得越来越快,却把最该慢下来的情感,落在了身后。
重阳,原是一封无字家书。
它不说“想你”,却处处是思念;
它不言“尽孝”,却句句在唤醒。
早晨额太阳正斜照小区走廊,一对老夫妇牵手缓行,影子融进金黄的野菊丛中。那一刻忽然懂了:
所谓长寿,不只是活过岁月,
更是有人陪你,把每一个平凡的日子,走成诗行。
重阳,宜登高,宜思亲,宜轻声说一句:
“我在,你还安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