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山翔辉数字化桥梁智造基地
正式开业
智能环保型沥青拌和楼同日启用
昆山翔辉数字化桥梁智造基地是昆山第一个按照省级智慧梁厂建设要求建造的基地,位于昆山市张浦镇台玻路8号,总占地面积约100亩,共配置4条现代化预制梁生产线,可以同时满足30-35米标准梁及异形梁的预制。设计日产能达4片箱梁,年有效产能保证1080片以上。基地的投用将更好服务我市634国道、白马泾路南延等市重点工程项目建设,也为交发集团未来参与智能建造市场奠定坚实基础。
基地配备智能浇筑区、智能蒸养区、智能张拉区、“一键智控”指挥中心等核心生产区域,其生产模式实现了“工厂化设计、自动化生产、智慧化管控”。
采用智能液压模板,通过智能控制系统实现外模自动走行定位、自动调平、自动整体抬升、平移等功能,内模自动撑开、下倒角自动旋转等功能。液压模板与移动台座智能组装,吊装底腹板钢筋骨架、内模、顶板钢筋骨架,浇筑混凝土。
采用自动化蒸养设备,系统根据设置的温度曲线,自动调节棚内温度,高效节能提升混凝土强度及弹性模量;每个台座温控器自动控制本台座蒸养温度,并将控制温度通过无线网络上传云端管理系统;采用智能蒸养设备通过自动化温湿度控制技术,优化混凝土养护过程。
相关生产数据可实时上传系统后台,并通过调整资源要素配置、生产加工参数,即可精准卡控成品质量,实现“工厂化生产、流水线加工、标准化作业”,可实现上下互动的穿透式管理,快速形成全过程生产数据,实现了少人管理、批量生产、精准加工。
钢筋加工区采用线性布置,集钢筋原材存放、钢筋加工、钢筋绑扎于一体化的钢筋车间,流水线施工,工序衔接顺畅,功效更高。
数字化桥梁智造基地士气高涨
大众沥青拌和厂又传捷报
440吨/小时,99.5%合格率
昆山交发智能环保型沥青拌和楼
正式开机投产
标志着绿色低碳与智慧赋能的
沥青生产线全面驶入快车道
昆山大众沥青拌和厂位于昆山市玉山镇鹿通路8号,这座占地100亩的现代化工厂,自2003年投产以来历经多次升级改造,现新开机的昆山交发智能环保型沥青拌和楼已具备每小时生产约440吨沥青混合料的强大生产能力,并以三大优势重新刷新绿色生产速度:
新拌和楼以高比例再生技术为核心,做到了高效利用回收料的同时,确保产品质量与设备产量稳定。集成国际顶尖拌和技术,产能达440吨/小时,较传统4000型设备提升25%;成品料合格率高达99.5%,返工率降低80%,生产效益显著提升。
智能化控制系统适配高速公路、大型市政工程等高端需求,支持多规格沥青混合料生产,兼容改性、橡胶等特殊沥青配方,灵活适配不同地域施工标准。
新机采用电加热沥青加热系统,通过大功率加热管与椭圆底设计,扩大换热面积并降低热负荷,确保物料快速升温且品质稳定。此外,“去锅炉化”改造减少了对传统能源的依赖,进一步降低生产成本,提升安全与环保性能。
新拌和楼搭载的电加热沥青系统与光伏发电深度协同,通过高效电加热技术实现沥青快速升温,结合光伏绿电供应,彻底替代传统锅炉加热方式,减少化石燃料消耗与碳排放,不仅降低生产成本,更推动生产流程向零碳化转型。
大众沥青拌和厂光伏系统于今年5月正式投运,光伏板覆盖面积6300平方米,系统发电功率1470千瓦,年均发电量140万千瓦时,年均减排1466吨,环保效益显著。光伏发电成本优势突出,上网电价较往年国网平均电价降低45.62%,有效压缩用电成本。
新型拌和楼采用独家技术控制架构,实现全流程实时监控与高精度计量。通过PIP数据管理系统、再生料动态添加技术及ECO监控模块,设备可精准调控骨料、沥青、粉料的配比与温度,确保每一批次混合料均符合国际质量标准,其整体式消音燃烧器将噪声控制在行业最低水平。高效除尘系统排放浓度低于20毫克/立方米,远远优于国家环保要求。
作为大众改造规划的核心环节,智能环保拌和楼的迭代升级将与设备维养车间、再生料储存仓库及研发大楼建设联动,全面构建“安全、环保、高效、智能”的现代化拌和厂。
智慧梁场的工地在灼灼升温,新拌和楼的第一辆运料车缓缓驶出——多元赛道的“新引擎”表现强劲。这不仅是产能升级、装备迭代的关键落子,更是积极响应绿色低碳与智能制造号召所迈出的坚实步伐。交发集团将持之以恒以实际行动彰显国企的使命与担当,为建设交通强国、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贡献更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