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模式
  • 671阅读
  • 0回复

[百姓话题]【暖在高新】从“献血状元”到志愿先锋 用奉献书写温暖人生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凉瞳
发帖
955
昆币
19033 枚
只看楼主 使用道具 电梯直达
楼主  发表于: 4小时前 , 来自:江苏省0==



今天

让我们一起走近


新阳社区 胡耀星





从“献血状元”到志愿先锋
用奉献书写温暖人生


在昆山高新区新阳社区,有这样一位老人,他曾是手握20多本献血证的“昆山献血状元”,如今是社区里最忙碌的志愿先锋。他就是胡耀星,用数十年的坚守,将“奉献”二字刻进人生轨迹,成为城市文明画卷中一抹动人的暖色。



胡耀星(左)


胡耀星,中共党员,昆山高新区新阳社区居民。他是有着25年献血经历的“昆山献血状元”,1994年至2019年间累计献血253次,总献血量相当于22个正常成年人体内血液总量,2018年底还办理了器官捐献手续。2019年退出献血队伍后,他成了社区志愿“标杆”。

这位老党员以数十年的坚守,践行着“要么不做,做了就要做得最好”的信条,生动诠释了“奉献是一腔热血温暖生命,志愿是一份执着照亮社区”的理念,不仅带动家人、朋友加入献血队伍,更让志愿服务的火种在社区传递。





1994年5月,胡耀星迈出了无偿献血的第一步。“第一次献完有点晕,护士给我递了杯水,说‘您这200毫升血,能救急呢’。”这话他记了大半辈子。2003年起,他开始捐献血小板,从此每月的献血成了雷打不动的“约定”。“2016年至2018年,胡老更是达到了每年22次的“全勤”,后来加入了造血干细胞数据库,并且加入了器官捐献名册。”新阳社区党总支书记李君说。



直到2019年10月16日,60岁的他完成最后一次献血时,桌上的献血证摞了半尺高。25年里,他共献血253次,其中22次全血、231次血小板,总献血量达108350毫升,相当于22个成年人的血液总量。这些年,“全国无偿献血特别奉献奖金奖”“昆山市最美献血者”等荣誉证书塞满了他的抽屉,2019年11月被人民日报微信客户端点名时,他还不好意思地说:“我就是做了该做的。”



更令人动容的是,他不仅自己坚守,还带动身边人共同播撒温暖,儿子定期献血,侄子参与成分献血,朋友也在他的影响下纷纷加入献血队伍。2018年底,在成功劝说亲人后,他办理了器官捐献手续,将生命的善意延续到最后一刻。





退出献血队伍的胡耀星,从未离开“奉献”的战场。退休后的他,把志愿服务当成了新的“主业”。得知“护巷哨”需求,他便主动承担河道巡视工作,牵头组建“河道巡视小分队”。日常里,他不仅为志愿者培训,还活跃在亭林园、献血屋等志愿服务阵地。每天清晨8点,他准时出现在亭林园文明驿站,下午4点又转战金鹰文明驿站,直至晚上9点才结束一天的值守。每周,他还会不定期前往献血小屋提供服务,社区组织的各类志愿服务中也总能看到他的身影。



在胡耀星的带动下,志愿服务的火种在社区里不断传递。吕建萍带领“清新里巷”护巷哨排查安全隐患,书法达人邬静用笔墨传递邻里情深,旗袍队长郑新兰展现居民新风貌……这些志愿者发挥所长,共同绘就新阳社区的幸福图景。





这份志愿之光越传越远。在湖北恩施和贵州铜仁,两个被胡耀星资助的女孩,每年都会收到他寄去的资助金。恩施的孩子从小学起每年收到3600元,如今已考上县重点中学;贵州铜仁的孩子每年获得2400元资助,如今也顺利进入初中。每年他都会抽时间去看望孩子,颠簸一路,可只要看到孩子们的笑脸,他就觉得很值得。





从热血沸腾的献血者到步履不停的志愿者,胡耀星如一头“老黄牛”,在奉献的道路上无怨无悔。他用行动诠释着“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也为和谐、幸福、美丽、宜居的昆山持续注入着温暖的力量。




来源:智美昆高新


本帖评分记录
风之子2046 昆币 +1 -来自昆山论坛APP 3小时前
1条评分昆币+1
爆料有奖!关注昆山论坛抖音号,抖音搜索“昆山论坛”,或搜索抖音号:ksbbs
 
快速回复
限76 字节
如果您在写长篇帖子又不马上发表,建议存为草稿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