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需要维修时一直拖延”
“电梯一个月坏一次,有时还不止”
“业主和物业、保安冲突不断”
……
昆山这小区
对原物业进行解聘
令人吃惊的是
162万元小区公共收益
离奇消失
这样一件匪夷所思的事件
登上了央视《今日说法》
近日
央视一套《今日说法》
播出《未公开的账目》
深入报道
昆山某小区业主与原物业公司
长达数年的纠纷
昆山某小区建于2017年
超千户业主入住
物业费2.4元每平米
在昆山属于中上水平
但高昂的物业费并没有带来
相匹配的服务水平
据小区居民反映
物业“只知道收钱”
楼道卫生不到位
公共设施故障频发
停车混乱堵塞通道
是这个小区的常态
业主们称,他们多次与物业公司交涉,物业不仅不积极整改,还态度蛮横。
事情的转机发生在2022年12月
该小区成立了物业管理委员会
由社区工作人员任主任
业主代表任副主任
物管会成立后
迅速解聘原物业
开始选聘新物业
新物业在进行盘点时发现
小区内损坏的灯泡有3000多个
缺少灭火器达800多个
大厅石膏线脱落
门禁系统瘫痪
……
众多问题亟待解决
不仅如此
原物业还带走了包括地面停车费
广告位租金等在内的
162万元小区公共收益
原物业公司声称
部分资金已用于应急维修
但无法提供合同、发票等证据
无奈之下
新物业公司只能先垫资70多万元
用于眼下小区的改造
为了理清这笔糊涂账
经小区业主的同意
物管会代表全体业主
将原物业公司
起诉至昆山市人民法院
要求返还公共收益162万元
原物业公司提出
服务期间垫付了60多万元工程款
并且按照合同
公共收益的30%应作为管理成本
事实如何呢?
经过法官等多方人员
到小区内现场核实账目
最终确认原物业公司
实际垫付43万元
同时
物管会认为
原物业公司管理成本未达30%
经协商
原物业公司同意
将管理成本将至15%
最终
原物业公司
返还公共收益100余万元
这笔钱终于成为
小区居民自己的钱了
而新物业也尽职尽责
小区面貌彻底焕然一新!
现实中
许多物业公司故意在格式合同中
单方设定条款
将公共收益用于园区事宜
弥补物业费不足
其实是在转嫁经营风险
侵占本属业主的权益
正如节目中
中国政法大学教授席志国所说
公共收益属于全体业主共有
当发现物业公司公示
公共收益存在疑点时
立即采取行动
业主应保存相关证据
通过合法渠道投诉举报
必要时向法院提起诉讼!
发到小区邻居群
一起维护业主合法权益!
来源:CCTV今日说法、业主必备
昆山论坛综合整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