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6日,千灯镇迎来基础教育发展关键节点——千灯镇人民政府与南京师范大学合作办学签约仪式正式举行。南京师范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岳嵩,昆山市副市长朱叶华,昆山市教育工委书记、局长王阳,千灯镇党委书记朱晓亮,千灯镇党委副书记、镇长朱飞波出席活动。这项校地携手的重要举措,既是千灯追求优质教育供给的具体实践,也为即将落成的炎武中学注入顶尖教育资源,开启区域教育升级新章。
本次签约的背后,是千灯镇对教育事业的长期深耕与投入。一直以来,千灯始终以“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目标,加快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新建改造亭林高中、炎武中学等8所学校,推动炎武小学西校区民转公,五年新增学位8940个;持续配强师资力量,通过“青蓝结对”培育特级教师2人、市级学科带头人33人,深化集团化办学,(如石浦中学加入市二中教育集团),为千灯学子搭建坚实的成长通道。
炎武中学是千灯构建“531”教育体系(5所小学、3所初中、1所高中)的最后一环,该项目总投资3.6亿元,占地71.7亩、建筑面积5.8万平方米,规划教学楼、实验楼、图书馆等全套设施,以12轨36班建制可提供1800个初中学位,预计2026年竣工交付。
值得一提的是,学校从规划之初便融入“炎武精神”内核,将“经世致用”理念融入校园设计,未来还将配套科创实验室、艺体中心,打造“文化浸润+素养培育”并重的现代化校园。
炎武中学的建设,是千灯完善教育布局的重要一步;而要让这所新校真正成为“优质教育标杆”,还需顶尖教育资源的加持。——此次与南师大的签约,正是千灯为学校量身打造的“提质方案”。
南京师范大学是中国高等师范教育发祥地之一,在基础教育研究、师资培养、课程研发领域积淀深厚;作为全国师范类高校的佼佼者,南师大已在全国打造40余所合作办学学校,覆盖全学段,形成“高校引领+地方落地”的成熟合作模式,为校地合作提供了坚实保障。
依托这样的深厚实力,千灯与南师大的合作并非简单“挂牌联动”,而是一套深度定制化的赋能体系,核心聚焦四大方向。
由南师大引进或委派校长,与千灯镇共同组建高素质管理团队,参与炎武中学办学规划与教学管理,同时引入“高校—合作校”双轨督导,定期组织专家指导,确保办学理念与高校资源同频。
依托南师大在学科建设等方面的优势,建立教师培训基地、开展师资培训;引进、培养优秀管理干部和名特优教师,其中大市级以上名校长1名,省特级教师1名,大市级学科带头人1名。培养市级学科带头人2名,市级学术带头人1名,市教学能手5名;
结合“炎武精神”,联合开发“人文+科创”特色课程,如引入南师大文学院“传统文化研读课”、南师大生命科学学院“邦杰拔尖计划”项目,同时开放高校实验室、图书馆,让学生接触大学级资源。
为炎武中学搭建长三角优质中学交流平台,提供中考指导、拔尖生培养支持;优先推荐优秀学生参与南师大夏令营、学科竞赛培训,助力学生发展。
事实上
南师大在长三角地区的合作办学
早已积累了丰富经验
多所合作校已成为
当地教育提质的“样板”
↓↓↓
作为南师大“走出去”的首个品牌校,实行十五年一贯制教育,特级教师占比超18%,依托高校开发科创一体化课程,办学10年便跻身苏州优质校行列,成为高铁新城教育配套核心引擎。
2021年签约后仅3年,师生便斩获省市级竞赛百余项奖项,其“高校-家校协同”模式被常州作为典型推广,成为区域基础教育提质样板。
合作办学7年来,学校从无到有,从有到优,七年十倍发展,学校培养省市级名师20余人,荣获省级以上荣誉30多项,教育教学质量连年位居全市前列。
南师大在南京市首个完整合作办学项目,70%以上教师拥有硕士学位或区以上优秀骨干教师资质,设教授工作室获高校专家全程指导,获评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南京市人工智能创新应用校,办学初便斩获师生各级奖项79项,初中部学业质量蝉联区公办校榜首。
这些案例,无一不印证着南师大让优质教育“落地生根”的硬实力。
来源:金千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