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近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公布 2025 年度集中接收申请项目评审结果,昆山市中医医院斩获 7 项立项资助,其中面上项目 2 项。为大力弘扬科创精神、展现金杏科技人才风采,医院特开设《金杏研道》专栏。专栏将聚焦科创事迹分享,着力营造浓厚科创氛围,助力医院深化医教研融合发展,不断丰富中医药卫生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内涵,为守护百姓健康福祉贡献更大力量。
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副主任医师;江苏省医学会放射学分会青年委员。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影像诊断专业委员会委员;苏州市医学会第三届放射学分会磁共振学组成员;昆山市医学会放射医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曾于2015年及2024年先后赴上海瑞金医院进修,2019年至2020年英国考文垂与华威大学医院访问学者。
《基于动态弱监督与跨模态感知的小肠间质瘤精准检测及风险分层的研究》
昆山市中医医院放射科涂慧娟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C项目(原青年基金)资助。
本项目围绕小肠间质瘤的风险预测、诊断和预后分析开展研究,有望提供疾病的全过程应对方案,从而提升我国医疗水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在临床工作中,涂慧娟长期关注炎症性肠病及小肠间质瘤等消化道疾病的影像学表现,并敏锐地意识到传统影像学评估方式在疾病早期诊断、风险分层及预后预测方面存在一定局限。通过文献调研和临床数据积累,她发现人工智能技术在复杂消化道疾病的影像分析中展现出巨大潜力。例如,基于影像组学与机器学习的方法能够从常规CT小肠造影中提取深层次特征,从而揭示克罗恩病炎症活动度的影像学规律;在小肠间质瘤中,AI辅助的全瘤定量分析亦有助于风险分层与个体化随访策略的制定。以此为切入点,涂慧娟积极推动医工交叉团队建设,联合临床、影像及工程领域的研究力量,深入探索消化道疾病的影像智能化诊断与预后模型。
目前,其团队已取得阶段性成果,相关研究有望为炎症性肠病及小肠间质瘤患者的精准诊疗提供重要参考依据,并为推动消化道影像学与人工智能深度融合贡献力量。
擅长:长期专注于消化道及胰腺疾病的影像诊断,尤其在炎症性肠病、胰腺肿瘤及相关疾病的影像学评估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
来源:昆山市中医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