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模式
  • 984阅读
  • 0回复

[百姓话题]喝下一碗自制杨梅酒,老人变身“小黄人”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凉瞳
发帖
895
昆币
18536 枚
只看楼主 使用道具 电梯直达
楼主  发表于: 3小时前 , 来自:江苏省0==

变身“小黄人”

近日,70岁的郑先生因喝下一碗自酿的杨梅酒,全身皮肤变黄,诱发血液系统疾病。


郑先生先是出现不停地拉肚子,然后全身皮肤变黄,成了“小黄人”。他感到紧张,立即来到昆山市一医院急诊就诊。

经查,郑先生的血红蛋白只有40g/L,只剩正常成年男性的1/3,属于重度贫血

贫血的主要与红细胞生成不足、破话过多或者丢失过量有关,使得血液中红细胞数量或血红蛋白浓度低于正常水平,导致机体供氧不足。严重贫血将引发器官损伤、心脏负担加重、免疫力下降等危害,如长时间得不到纠正,可能危及生命。

郑先生被收住在血液内科,进一步诊治。


自制杨梅酒惹的祸

在血液内科医生的仔细问诊中,郑先生说自己喝了自制的杨梅酒,可能有点不太卫生,导致拉肚子。他既往也发生过一次自身免疫性溶血。经过检查,郑先生诊断为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身体中,红细胞是血液中数量最多的细胞,起着运输氧气和二氧化碳的重要作用。自制果酒未经灭菌与成分检测,可能激活异常免疫应答,诱发自身免疫性溶血,导致红细胞被大量破坏,进而引发贫血。同时,血红蛋白释放到血液中后,经过肝脏代谢产生的胆红素过多,从而导致组织黄染。

经过1周的抗感染和输血等对症治疗,郑先生皮肤成功退黄,各项指标都恢复正常,康复出院。




Q1

什么是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血液就像是生命之河流淌在我们身体中。其中红细胞就像运输船一样,将氧气运输到各个器官。这些船通常坚固耐用,能服役大约120天,衰老后才在脾脏等器官被有序回收分解。

当自身免疫紊乱时情况就不同了,红细胞的生命周期被大幅缩短,提前在血管中或脾脏、肝脏内大量破裂(溶血)并被破坏。骨髓虽然拼命加班生产新的红细胞,但其速度远远赶不上红细胞被破坏的速度,最终导致血液中红细胞数量显著减少,血红蛋白浓度下降,从而诱发一系列症状。



Q2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有哪些症状?


常见三大症状是贫血、黄疸、脾脏肿大,其他还可能出现尿色改变等。



Q3

来院就诊,需要提供哪些信息给医生呢?


▪ 有没有用过可能造成溶血的药物?(比如氟达拉滨、头孢曲松、舒巴坦等)

▪ 有没有输过血?

▪ 有没有进行过血型不合的造血干细胞或实体器官移植?

▪ 有没有关节痛、脱发、龋齿、口腔溃疡、大便性状改变?

▪ 有没有发热、盗汗、消瘦等?

以上信息,在我们的生活中需要多加留意。




Q4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能治好吗?


治疗上主要采取:阻止溶血、纠正贫血、去除病因三大手段。

去除病因 怀疑药物相关 性需要立即停止怀疑药物的使用。自身免疫病患者需要在溶血控制后进行自身免疫病的治疗。

支持治疗 保肝、退黄,促进溶掉的红细胞从尿液中排出。如果贫血较重,可以输注洗涤红细胞

阻止溶血 糖皮质激素治疗能有效抑制免疫系统,减少抗体的产生,多数患者治疗效果良好。如糖皮质激素疗效不佳,遵医嘱使用CD20单抗、环孢素、免疫抑制剂等药物。




Q5

生活中有哪些注意事项?


谨慎用药 确诊为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的患者需要谨慎用药,对已知可能诱发溶血的药物(如某些抗生素、抗炎药)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并注意观察不良反应。

重视感染防治 及时治疗感染,避免感染诱发或加重溶血。警惕因食用变质食品导致的肠道感染,诱发异常免疫应答。

定期随访 确诊自身免疫性溶血的患者,在溶血控制后需要定期至门诊随访,监测病情变化。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虽然发病时较为凶险,但并非不可战胜。从郑先生的惊险经历中,我们应深刻认识到,切勿“因小失大”。生活中,我们要对身体发出的“疲乏、黄疸、尿色加深”等警报信号保持高度警觉,及时就医至关重要。



作者简介






张弛

住院医师

PROFILE

血液病学硕士

擅长:多发性骨髓瘤及淋巴瘤的规范诊治


审核专家简介






傅爱林

主任医师

PROFILE

血液内科副主任,血液病学硕士

昆山市医学会血液病分会副主任委员,江苏省预防医学会血液病预防与控制专业委员会委员,江苏省研究型医院学会贫血分会委员,苏州市医学会血液病学分会委员,苏州市医学会血液病学分会浆细胞病、淋巴瘤学组成员,苏州抗癌协会血液肿瘤专业委员会委员

擅长:疑难及部分罕见血液病的诊治


来源:昆山市第一人民医院


爆料有奖!关注昆山论坛抖音号,抖音搜索“昆山论坛”,或搜索抖音号:ksbbs
 
快速回复
限76 字节
批量上传需要先选择文件,再选择上传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