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一架直升机从上海机场昆山城市航站楼出发,随着它在上海杨浦复兴岛机场落地,首条连接江苏昆山与上海市中心的低空航线正式通航。
值得一提的是,这条“昆山—杨浦”航线已经是昆山开通的第二条飞往上海的“空直(联运)”航线。在去年8月18日,国内首条跨省定点低空载客运输航线“昆山——浦东机场”已开通。
从时间上来说,航线航程仅20分钟,成功把城际通勤时间缩短至高峰时段的三分之一,大大利好跨城通勤的“打工人”。
从空间上来说,它不仅首条进入上海市中心区域的城际低空通勤线路,还能串联起长三角低空航路网。乘客在抵达复兴岛基地后,可选择继续飞往浦东国际机场,或转乘其他航线,如浙江嘉兴南湖、海宁、绍兴越城区等。
从模式上来说,该航线形成了集通勤、观光、换乘于一体的立体出行新模式。比如,此线路支持“夜间飞行”,乘客可在空中感受“夜游长三角”的魅力。
当天,“翼联长三角 智启新未来”低空产业战略签约暨昆山—杨浦首航仪式举行。
活动现场,中航信集团、上海新空直升机、昆山城市航站楼签订低空数字化管理平台战略合作协议;上海低空发展公司与昆山交发集团签订沪昆低空产业合作协议;昆山城市航站楼低空飞行基站揭幕。
“昆山—杨浦”直升机航线的通航意义,还远不止这些。
当前,“低空经济”作为国家战略新兴产业,潜力巨大。
低空航线,本身就是“低空经济”的一种阶段性成果。因此,这条航线对于昆山,是产业发展的一种标志。
在苏州市首批和第二批低空经济领航企业名单上,昆山7家企业入选。
其中,峰飞航空在今年7月交付了全球首架获颁适航“三证”的吨级以上eVTOL航空器;航天时代飞鹏不仅专注于无人系统技术的创新应用,还在花桥设立了培养无人机专业人才的“超级学校”,为产业储备核心人力资源……
前者是首批“苏州市低空经济先导产业园”之一,形成了涵盖研发、生产、应用等较为完整的产业链;后者聚焦全球eVTOL电动垂直起降航空器赛道,正打造享誉长三角区域的综合性航空产业园。
目前,昆山已拥有低空经济产业相关企业超60家,产业规模近50亿元,初步呈现了无人机产业“研发+制造+运营+服务”的集聚态势。
尽管低空经济整体方兴未艾,但此次“昆山—杨浦”航线的开通,为昆山低空经济提供了真实场景和持续动力,从三个层面来看:
一是商业层面。该航线融合了通勤、观光等模式,有望催生新消费与服务模式,从而为昆山低空经济商业化提供更细化的样板。
二是经验层面。作为首条连接昆山与上海市中心的低空航线,该航线不可避免地要率先面对并解决如跨省(市)空域管理等一系列开创性的难题。这些解决方案形成的经验,将成为昆山的竞争力和无形资产。
三是产业生态。航线的开通与持续运营,以及围绕其形成的规则探索、服务创新,对低空产业链上下游有着强大吸引力。昆山可以借此契机招引、培育更多优质企业落地,构建更加完善的产业生态。
一言以蔽之,“昆山—杨浦”航线对于昆山,既是低空经济过去发展的成果,也是未来发展的种子。
从产业视角看,该航线是贯穿技术验证、商业应用与制度创新的发展线。回归生活视角,该航线是一条连接沪昆双城的交通线。
导航显示,从上海机场昆山城市航站楼出发,到上海杨浦复兴岛机场,驾车约一个半小时。而凭借“昆山—杨浦”直升机航线,时间缩短至20分钟。
昆山—杨浦首航旅客表示:“我每周都会有出差,有了这条航线,出行便捷很多”。
事实上,像这样频繁往返于沪昆之间的人并不在少数。据《2024长三角城市跨城通勤年度报告》,昆山是与上海跨城通勤联系最紧密的城市。
首先,是因为地理位置毗邻。昆山市中心到上海市中心距离不过60公里;昆山南部和上海青浦区紧密相连,最近的地方只有一河之隔。
更重要的,是沪漂能够在这享受“上海赚钱县城花”的快感,找回生活的松弛感。在他们眼里,昆山堪称“第二老家”。
近年来,昆山就一直致力于打通与上海的“界线”。截至今年7月,沪昆对接道路已打通9条。
2023年6月,昆山11号线的开通,串联起上海、苏州、昆山,便捷了大批市民的出行。不少原本跨城通勤的上班族,从不稳定的拼车往返,转变成了定时定点的地铁往返。
事实上,从花桥坐11号线地铁,一个多小时就能直达上海市中心。此外,昆山还有7条不同的公交线路,都能抵达上海,这些站点都分布在上海和昆山的接壤地。
如今,低空航线的加入,标志着通勤模式的创新升级,也为双城生活提供了更多想象空间。
作为一种新模式,尽管目前直升机通勤仍属高端出行方式,深入老百姓日常生活仍需时间。但其验证的飞行交通网络与运行机制,正为未来的规模化应用铺路。
也许在不久的将来,穿行于沪昆天空,将成为更多人日常通勤的真实画面。
人、货、资源的穿梭流动,最终会触达四方、产生价值、驱动发展。
所以深层来看,不管是道路、公交、地铁还是直升机,昆山积极构建与上海的立体交通网,核心目的之一,也是为了主动对接上海、深入学习上海,充分利用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积极承接这座国际大都市的发展经验。
这点从政策文件中也能感知:《昆山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明确提出,全面对接虹桥国际开放枢纽,积极响应上海大都市圈……
今年2月底,昆山总体规划获省政府批复。《批复》明确:将昆山市建成产业科创新高地、临沪对台桥头堡、现代治理样板区、江南美丽宜居城。
如今,长三角一体化正不断深化,城与城的“合力”不断增强。
今年8月13日,上海市委书记陈吉宁,市委副书记、市长龚正与江苏省委副书记、苏州市委书记刘小涛,市委副书记、市长吴庆文一行举行座谈。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作为同城化的重要战略支点,昆山对接上海,是应有之义。
而今,凭借“昆山—杨浦”航线,昆山低空交通网络向上海核心区城区实现了实质性的延伸。能够大大提升沪昆双城人才、资源等要素的流通效率。
所节省的人才精力、时空成本等,最终将转化为更多的创新互动、商务合作、资源配置,以及更澎湃的区域竞争力。借此,沪昆双城能够进一步互联互通,迈上协同发展新台阶。
天空正在打开,城与城正在融合。这条低空之“路”通向的,是一个更高效、更协同、更自由、更多可能的未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