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模式
  • 1869阅读
  • 0回复

[百姓话题]中暑至亡阳!生死拉锯,中西合璧对抗多器官衰竭获成功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北欢
发帖
1299
昆币
35023 枚
只看楼主 使用道具 电梯直达
楼主  发表于: 昨天 16:25 , 来自:江苏省0==

热射病,作为最凶险的中暑类型,虽不必然与持续极端高温绑定,却以高致死率和棘手的救治难度让人闻之色变——患者往往在短时间内就可能出现高热、昏迷,甚至多器官功能衰竭,稍有延误便可能危及生命,是夏日健康潜藏的 “致命威胁”。

近日,昆山市中医医院就成功从 “死神” 手中抢回了一位热射病患者。这位患者曾在高温劳作时突然晕倒,体温飙升至 40℃,全身抽搐、二便**,入院时已出现中枢神经系统损伤、急性肾损伤等一系列危重症状,面临多器官衰竭的绝境。最终,在医院重症医学科团队的中西医协同救治下,患者一步步转危为安。这一场与死神的拉锯战,不仅展现了热射病的凶险,更彰显了中西医结合在急危重症救治中的硬核实力。


七月初的一天

高温炙烤着大地

这天下午约 16 时左右

曹女士被家人发现晕倒在菜田中

呼之不应,全身发烫,二便**

家人呼叫 120 送至我院急诊抢救室

到达医院时

患者意识不清,全身滚烫

体表温度已达 40℃

急诊抢救室当班医生

结合患者高温下劳作史

考虑为热射病

立即组织医护人员

予冰袋降温、输注冰盐水等急救措施

在抢救室医护人员的高效、及时的救治下,患者的体温逐步下降,但不容乐观的是患者的检验、检查结果提示,患者已出现了中枢神经系统损伤、急性肾损伤、横纹肌溶解、肝功能不全、心肌损害、血小板减少、凝血障碍、电解质紊乱等一系列器官功能障碍及循环衰竭表现,需血管活性药物维持血压。在专科医生会诊排除心脑血管病疾病后,以热射病收入了重症监护室。



生死拉锯!

中西医 “双剑合璧” 对抗多器官衰竭

在李红鹏科主任、徐卫国副主任医师的带领下,重症医学科治疗小组迅速对该患者采取一系列抢救措施,实时监测生命体征、有创呼吸机支持治疗、调节体温、PICCO 监测血流动力学变化指导液体复苏、连续肾脏替代治疗、输注血浆改善凝血、升血小板、抗感染、抗炎、保护心肌等一系列救治措施。

▲重症医学科治疗小组组迅速对该患者采取一系列抢救措施。


虽经积极救治,患者生命体征趋于稳定,但患者却始终处于低体温状态,体温调节无法恢复。治疗小组的各位中医师指出:目前患者当属中暑致 “亡阳” 的状态,具体表现为四肢厥冷、体温不升、血压下降、脉微欲绝等。暑为阳邪,其性炎热、升散。中暑时,暑邪侵袭人体,人体阳气奋起抗邪,若阳气不足或暑邪过盛,阳气会随汗液大量外泄。

大量出汗致津伤液耗,津液作为阳气的载体,津液亏虚则无法承载阳气,会导致阳气更加浮越外散,进而发展到阳气脱失等危重之像,即中医所说的 “亡阳”。中医古籍《石室秘录》有云:雷公真君曰 “中暑亡阳,汗出不止,立时气脱者,死症也。盖亡阳则阳气尽从汗出,故气尽而死”。指出中暑致亡阳时,阳气大量随汗外泄,最终会导致气脱危证。

此时当益气固脱、回阳救逆,本例患者兼有贫血之像,在以独参汤、当归补血汤为主方的基础上对症加减后成方,以达到大补元气、复脉固脱,兼以补气养血生津之功效。服药数日后患者四肢厥冷症状逐渐好转,体温调节恢复。


转危为安!

家属送锦旗致谢重症医护

目前患者各项指标好转

生命体征稳定,自主呼吸平稳

已转至普通病房继续治疗

患者家属对患者整体恢复情况感到欣喜

携锦旗来到重症医学科门前

对医生及护士表达最真挚的感谢


1+1>2!

中西医协同为急危重症救治开辟新路径

重症医学科李红鹏主任指出:该患者入院时已出现高热、昏迷、多脏器功能障碍等危急症状,在急诊抢救室、重症医学科的通力协作下,通过中西医结合的综合救治方案,最终实现患者转危为安。此次救治充分体现了中西医协同的优势,希望未来能更加深入的挖掘中西医结合在急危重症领域的潜力,实现中西医优势互补,急救与调护并重,为急危重症救治开辟了 1+1>2 的新方案。

本期作者


田海军 重症医学科住院中医师

医学硕士,毕业于南京中医药大学,昆山市中医医院重症医学科医师。发表学术论文数篇。熟练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慢性肾功能衰竭、脓毒性休克、胰腺炎、ARDS等危重症。



审核专家


李红鹏 内科学博士

副主任医师 重症医学科主任

硕士生导师,姑苏卫生特聘人才。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现任昆山市重症医学质控中心主任;江苏省中医急诊质控中心副主任;苏州医学会理事;苏州市中西医结合学会重症分会常委;苏州市急诊中毒学会常委;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学会重症医学会委员;江苏省研究型医院学会重症医学分会委员;发表 SCI论文10篇(累计影响因子50.2),核心期刊20篇。主持苏州市科学技术局课题、上海健康医学院课题、中国红十字基金会课题等课题,参与国家重点研发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上海科委重点项目1项。参译著作1本,参编著作1本(副主编)。发明专利2项。从事呼吸及危重症相关工作16年,擅长重症呼吸病学与介入呼吸病学、各类危急重症的救治。




市中医医院重症医学科简介

昆山市中以医院重症医学科成立于1999年5月,2022年全面整合抢救室、急诊资源,成立急危重症中心。从危重病状态至早期康复锻炼,完全实现急危重症患者的诊治一体化管理,生命救援最短时间、最近距离、最高效率。目前是苏州市中医重点专科、国家中医优势专科建设单位、国家中医急诊与重症医学区域诊疗中心昆山分中心、国家中医重症医学优势专科联盟常委单位、东部战区总医院急诊胰腺炎诊治联盟成员单位、美国心脏协会心血管急救培训中心。中心现拥有医生54名,护士155名,其中副高及以上医师23名,硕士28名,博士1名,硕导2名。常规开展ECMO、CRRT、IABP、PICCO、气管切开、俯卧位通气、人工肝、食道压监测、静息能量代谢检测、脑氧监测等技术,拥有床旁ROSE、院前院外ECPR、重症患者呼吸睡眠结构监测等特色技术,成功开展DFPP、DPMAS、心包穿刺、PTCD/PTGD、可视下空肠管置管术等多项新技术。对感染性休克、严重创伤、呼吸心跳骤停、急性中毒、热射病、重型颅脑损伤、ARDS、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等各类危重症患者的抢救成功率保持市前列。2023年初至今开展60余例ECMO生命支持,总成功率40%左右。科室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积极探索中医药参与危急重症救治的新模式,让中医药和中医特色疗法及早介入、全程参与危急重症的诊疗,在使用针灸联合功能锻炼加速中风患者早期康复,使用电子灸联合科室协定方中药灌肠促进重症胰腺炎患者肠道功能恢复,使用协定方益气温阳方促进严重休克患者心功能恢复,科室的“脓毒症中医集束化”治疗等方面经验丰富、疗效确切。

来源:昆山市中医医院


本帖评分记录
不再缄默 昆币 +1 -来自昆山论坛APP 8小时前
高维豪 昆币 +1 -来自昆山论坛APP 昨天 18:35
2条评分昆币+2
爆料有奖!关注昆山论坛抖音号,抖音搜索“昆山论坛”,或搜索抖音号:ksbbs
 
快速回复
限76 字节
如果您提交过一次失败了,可以用”恢复数据”来恢复帖子内容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