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ID:847469
40岁的孙女士为了保持身材,每周雷打不动晨跑5次,配速严格控制在每公里6分钟。然而,这份看似自律的运动模式坚持一个月后,却让她不得不走进昆山市第一人民医院就诊。
孙女士描述:“腿像灌了铅,上下楼梯必须扶栏杆,走路都困难。” 运动医学门诊叶晓生副主任医师表示:“经过检查发现,孙女士的双膝关节胫骨平台已出现明显骨髓水肿。”
孙女士的症状为典型慢性运动损伤。运动系统慢性损伤比急性损伤更为多见,骨、关节、肌、肌腱、韧带、筋膜、滑囊及其相关的血管、神经等均可因慢性损伤而受到损害。
不知从何时开始,跑步从“最孤独的运动”逐渐晋升为“全民运动”。晨光里的城市绿道、落日下的公园小径,我们总能看到跑者的身影。
有人说,跑步嘛,天生就会,不需要教。
接下来,叶晓生副主任医师和大家聊聊关于跑步的学问
跑步频率无需设限?
一般建议:对于大多数成年人来说,每周进行3-5次跑步较为合适。既保证身体得到足够的运动刺激,又不会因过于频繁的运动给身体带来过度负担。速度以每分钟大约180步,约7-8分钟/公里为宜。
特殊情况:
办公室久坐族,启动阶段可采用快走与慢跑交替的方式,下一步根据自身身体适应情况逐渐增加跑步频率;
患有三高的人群,需要根据自身身体状况和医生建议来确定跑步频率;
产后恢复的女性,在骨盆稳定性检测通过之前,可采用“十分钟碎片跑法”,之后再根据身体恢复情况调整跑步频率。
跑步距离没有限制?
一般建议:对于以健身、减脂为主要目的的普通跑步爱好者,每次跑步距离在3-5公里较为适宜。既达到一定的运动强度,促进身体新陈代谢,又不会对身体造成过度的疲劳和损伤。
特殊情况
马拉松运动员或有专业训练需求的人群,跑步距离会根据训练计划和目标有所不同,可能会进行长距离的耐力训练,如10公里以上甚至更长距离;对于身体较为虚弱或刚开始跑步的人,应从较短距离开始,如1-2公里,逐渐增加距离,让身体有一个适应的过程。
跑步时心跳越快越好?
跑步最大心率的计算公式为220-年龄。例如,40岁的孙女士,其最大心率约为220-40=180次/分钟。如果进行中等强度的跑步,目标心率可设定在最大心率的50%-70%左右,即90-126次/分钟。如果进行高等强度的跑步,目标心率可设定在最大心率的60%-70%左右,即108-126次/分钟,别让心脏“超负荷”工作。
多跑步就能减肥?
跑步30分钟后才会消耗脂肪:跑步一开始就会消耗脂肪,只是在有氧运动开始的前30分钟时间里,糖的消耗比例大于脂肪,过了30分钟后脂肪的供能比例增加,糖供能比例下降,30分钟后的跑步燃烧脂肪的效率趋于最佳。
跑步一定会伤膝盖?
不一定。长期久坐者的关节炎风险是规律跑者的3倍。久坐会导致肌肉萎缩、关节僵硬,而正确的跑步能增强膝关节周围肌肉力量,促进软骨新陈代谢。
跑前跑后要拉伸吗?
做好跑前热身和跑后拉伸:跑前最好做10-15分钟的热身运动,如小范围小跑、踢踢腿等。跑后要进行拉伸,如左/右腿后侧拉伸、腹部左/右侧拉伸等,避免下肢关节因“被急刹车”造成冲击和损伤。
跑步鞋怎么选择?
选择合适的跑鞋:跑鞋的中底要兼顾缓震与回弹,鞋底软缓震好但回弹差,鞋底硬回弹好但缓震弱,需根据自身需求平衡。鞋子的支撑稳定性也很重要,要与每个人的足弓、步态匹配。
跑步的正确姿态有哪些?
头部眼睛平视前方;挺胸收腹;背部拉直;肩部放松、放低;手臂手肘弯曲呈90°,以肩膀为轴心摆动,身体稍微前倾,腰髋部保持稳定,不要左右扭动。
跑步不仅是一种运动
更蕴含着生活哲学
步伐或疾或徐,人生自有节奏
路途时晴时雨,跑出自信态度
审核专家简介
叶晓生
副主任医师
PROFILE
医学硕士
苏州市医学会保膝学组委员、苏州市医学会运动医学组委员
擅长:骨关节疾病与运动损伤的诊治,包括肩袖损伤、半月板损伤、关节韧带、软骨损伤等关节镜手术,规范保膝手术,关节置换等
来源:昆山市第一人民医院
UID:588955
UID:158778
赏
我要提现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完成支付
电话:0512-57993030工作日 8:30-17:00在线广告热线:18012662666紧急联系:18888186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