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解工程后形象,秩序,体验,都有了极大的提升,建议再优化升级以下几点:
1:小澞河路是门户枢纽的重要的集疏运路段(创业路–312国道)需要改造拓宽更新升级,设置双向调节车道。
2:尽快将紧挨小澞河的架空线入地,界面太差影响门户形象,上届提出城区架空线入地三年行动计划,没有实质实施,可能因为投入太大,可否最低限度优先将此处抓紧入地。
3,南广场需要设置出站至网约车上车点的连廊棚,遮阳避雨给旅客更好的体验,并加强引导。出租车网约车上车点附近,设置空调房,冬夏季供老弱旅客候车。
4:南广场P3停车场社会私家车与网约车混行,是个极大的设计弊端,高峰时拥堵不堪,建议像出租车一样,对网约车进行单独隔离,枫景路站南一路进口两根车道,只准许网约车进直达上车点,这样可以极大提升效率快速接客离场,减少拥堵事故与旅客的等待时间,社会车辆只能通过熊庄路进P3停车场,互不打扰!站南一路进口段左侧如果挖潜力挤出第三条通道供社会车辆用更好,不管怎样必须要分离。内场再留一个口给网约车可以进上车点。
5,增加一些商业配套,特别是特产:类的咖啡,奥灶面,苏式点心,大闸蟹等,多投放一些按摩椅。
其他待网友补充

小结:疏解工程后,虽然有巨大的进步提升,但实话说整个硬件系统与实际流量需求是不匹配的,只能说是头痛医头,很快就又会无法满足需求,小马拉大车,这一点政府官方需要有清晰的认知,昆山虽然是县级市,但在京沪高铁沿线车站客流属于中上游。近期还要抓紧向紧缺的土地资源挖潜力,增加停车位,储备考虑建立体停车库等。前瞻发展谋划远期与轨道交通衔接,地下空间布局,与周边快速路对接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