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集聚促创新,科技引领助发展。近年来,昆山高新区围绕“2+2+3”现代化产业体系谋篇布局,聚力打造昆山国家高新区集成创新中心,聚焦产业化前期,以人才、资金等一系列政策“组合拳”护航高科技企业创新、高层次人才创业,加速促进项目导入、周期培育、产业集聚,推动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
从普通服务器的550W/2U(即采用2U尺寸设计的服务器机箱高度,其电源模块功率达550瓦)到人工智能服务器10kW/2U,单机柜功率密度快速提高的同时,设备散热的需求正在不断扩大。不仅如此,数据中心用电占社会总用电的比例也在持续提高,迫切需要新型冷却技术来解决高密度、大规模服务器的散热需求,最大程度降低算力中心耗电量。
近日
在昆山高新区正式开业的
苏州热晟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正是利用最新型冷却技术
为传统数据中心和边缘计算、人工智能等
细分领域的算力中心
提供定制化综合能源系统解决方案的
科技型企业
苏州热晟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是由上海理工大学徐洪涛教授创办,其团队专注于浸没式液冷散热系统研发,目前公司已申请了10余项发明专利。这些基于专利技术的产品可大幅降低数据中心能耗比,是支撑人工智能算力发展的核心基础设施,能够有力助推绿色低碳发展。
当前,昆山全市正加快建设具有竞争力的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与融合应用高地。公司借着这股产业东风,依托昆山微电子技术研究院,以《算力中心浸没式液冷系列装备研发及产业化》项目获得立项支持。该项目集合了先进计算机仿真、工业物联网、大数据以及智能算法等技术,通过独有的数字化设计平台对MW级浸没式液冷系统整体流场进行仿真优化设计,并基于多传感、耦合AI算法和多层级控制,提升换热效率,实现超低能耗。公司计划在项目周期内获批昆山和姑苏双创人才计划项目,力争入选江苏省“双创人才”,立项相关产品营业收入突破7500万元。
因为是高校导师创业项目,所以徐洪涛除了要面对公司起步阶段的业务和技术研发,还需返回学校为学生授课,上海和昆山“两地跑”成为他的日常工作状态。徐洪涛表示,选择在昆山高新区设立公司,一方面是由于这里的产业配套设施完备、政策服务精准到位,另一方面公司距离上海非常近,经常往返可以节约大量时间。
目前,苏州热晟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拥有近3000平方米场地,新配备的桁车、电缆以及办公等设施设备一应俱全,场地有序摆放着为客户定制的零部件以及待交付的浸没式液冷系统产品。公司成员还通过平台顺利申请到3套人才公寓,直接拎包即可享受舒适便捷的入住体验。与此同时,徐洪涛借助昆山高新产教融合研究生联合培养政策,推动上海理工大学与昆山高新区共建研究生联培基地,吸引更多在读研究生来昆参与科研实践。
徐洪涛,本科及硕士阶段均在西安交通大学就读,随后在香港理工大学顺利完成博士阶段的学习并获得博士学位。在外企工作6年后,他回到高校教书育人,潜心研究热管理技术,并协助企业开发了多款高端能源装备产品。此次创业,主要是为了解决海外一家公司关于MW级浸没式液冷产品的开发委托,该技术在未来算力中心市场潜力巨大。其团队核心成员大都来自上海理工大学和西安交通大学,包括技术专家、研发总监和市场总监等。
现阶段,公司已成功开发出4款算力中心浸没式液冷装备并完成了产业化进程,实现了从产品定制化研发、设计、模块化生产制造到产品应用的一站式服务。同时,公司将致力于成为算力中心浸没式冷却业界龙头企业,立足算力芯片发展趋势及不断扩大的市场规模,基于性价比更高、品种更齐全、定制化服务、权威部门合作认证等优势,与国外知名品牌企业展开竞争,树立企业国际品牌形象,为超算中心、人工智能、新能源储能、电动汽车、5G通讯、激光、LED、轨道交通、军工和航空航天等行业发展提供优质服务。
公司将逐步建立完备的算力液冷设备生产线,涵盖整机、相应的电控柜、PDU等部件,引入钣金加工生产线,并拓展与高热流密度控制技术有关的其他业务。与此同时,公司已经成功研发出了新一代算力中心负压液冷系统原型样机,待测试验证成功后将进一步开拓液冷市场。公司预估在未来五年内,营业收入将超2亿元。
来源:智美昆高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