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身智能,是与物理世界融合的人工智能,是新质生产力的典型代表。
来昆山,寻找一场未来。8月2日上午,2025长三角(昆山)具身智能产业发展暨开发者大会在昆举行,大会以“智驱长三角 融创新未来”为主题,邀请一大批重量级的领导嘉宾、行业专家和企业代表集聚一堂,抢抓机遇、汇聚合力,加速具身智能技术突破与产业落地,汇聚未来变革的澎湃动能。
具身智能是人工智能的重要发展方向,也是未来产业发展的新赛道。
当前,全球正在掀起以具身智能为代表的新一轮人工智能发展浪潮。2025年的《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及“具身智能”新名词,明确“建立未来产业投入增长机制,培育生物制造、量子科技、具身智能、6G等未来产业”。
敢为人先的昆山早已率先落子,大力实施“AI赋能昆山智造”行动计划,以“人工智能+”为引擎,将AI的种子深植于千行百业,构建人工智能多元宇宙,驱动制造业向全链式深度智能化跃升。眼下,一道新的现代化、智能化的产业护城河加速成形,昆山这座“制造高地”正快步跨向“智造高地”,也为昆山发展具身智能产业奠定了独特优势。
“昆山依托雄厚的电子信息和装备制造产业基础,加快布局AI服务器、具身智能机器人、智能网联汽车、低空飞行器四大新兴赛道,创新未来的实践探索,为全省提供了重要示范。”江苏省工信厅二级巡视员余雷希望广大企业家把握具身智能发展机遇,深化产业协同,推动技术共研、场景共享、标准互认,携手打造具身智能产业更好的明天。
“昆山经济实力雄厚,区位优势明显,既有技术应用,又有场景落地,发展具身智能具备国内独特性的优势。”中国机电一体化协会会长曲道奎相信,昆山通过围绕自身的场景和产业优势,同时借助上海的技术优势,将两者深度融合,必能形成双城同步效应,助力具身智能发展。
当“敢闯敢试、唯实唯干、奋斗奋进、创新创优”的新时代“昆山之路”精神与“人工智能+”的时代浪潮相遇,昆山正以具身智能为新引擎绘制每一条产线精准共振、每一家企业创新觉醒的“智造”未来。
聚焦具身智能产业关键需求,大会期间发布了《昆山市具身智能应用场景“揭榜挂帅”需求榜单》,系统梳理50项实体产业创新需求,涵盖高端制造、城市服务、低空经济、智慧民生、前沿技术探索等关键场景,向全球创新力量发出邀请。这份榜单是昆山产业转型的“攻坚清单”,更是长三角协同创新的“机遇枢纽”。
大会期间,在五个分会场,1场智能机器人产业链战略研讨会与4场供需对接会同步开启,广搭平台,共谋人工智能创新未来,让参会者收获满满。“通过这次会议,让更多的同行以及上下游企业聚集在一起,发生更多交流和碰撞的机会,给企业带来更多的发展机遇。”福立旺精密机电(中国)股份有限公司机器人研究院院长马劲峰说。
一直专注于打造数字基础设施解决方案的江苏网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目前在昆山已成功推出12345智能客服、AI社区警官、检察监督等一系列“小巧灵”应用场景,得知昆山加码布局具身智能产业后,该公司软件项目总监郑鹏欣喜不已。“这必将为公司发展提供更多机遇”,郑鹏表示,下一步,网进科技将进一步探索人工智能在智慧城市等领域的深度融合与应用,通过政府搭建的平台,认识更多朋友、合作商,实现融合突破创新。
企业是推动技术落地与产业升级的主力军。大会现场,昆山中科晶上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带来的一系列自主研发的机器人展示热闹非常,其中以昆曲元素为设计灵感的小型机器人“昆昆”“曲曲”成为现场当之无愧的“明星”。
“它们具备AI语音交互及视觉检测等功能,属于陪伴类机器人,未来可以进入家庭应用场景,陪伴老人孩童。”昆山中科晶上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马英矫说,作为科创型企业,昆山在人才、产业、政策等方面的优势,为企业加码昆山提供了信心,“今天我们也在大会上发布了企业自主研发的具身智能机器人芯片开发平台,通过推出自主可控的芯片,发挥企业在无线通信方面的优势,推动机器人从单体智能到集群智能再到自组织智能去演进。”
主动出击、向新而行。秉承“规范引领、场景牵引、市场导向、数据保障、人才优先”这一理念,昆山在全国县域首发《昆山市推动具身智能产业创新发展行动方案(2025~2027年)》,明确提出将AI服务器、智能机器人、智能网联汽车、低空飞行器围绕四大前沿领域,以“具身智能”为新支点,以系统开展“十个一批产业行动”,打造新千亿级产业集群。同时,通过构建一批基础性、引领性功能平台,为长三角具身智能产业提供核心支撑,打通具身智能“技术攻关—场景验证—产业落地”全链条。
具身智能,未来已来
在这场技术与产业的变革中
昆山正以开放的姿态、创新的精神
迎接具身智能的黄金时代
来源:昆山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