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时节的尚明甸,鲜花烂漫、草木丰盈、河水清澈,黑瓦白墙错落有序,处处透露着盎然生机。南部是当地村民的集中居住地,北部是科创民宿等新业态集聚区。中间一桥连接南北,也将传统与现代紧密相连,见证着新老村民的融合。
日前,昆山市青年人才社区建设推进会在尚明甸举行,向怀揣梦想的青年人才发出“以青春之我、奋斗之我,与昆山同成长、共未来”的盛情邀约。

科创似乎与传统印象里的乡村南辕北辙,但在尚明甸村,田园与科创、土地与星空,却结结实实撞了个满怀,激起了不一样的“化学反应”。
三体智慧网络科技(苏州)有限公司总经理王珂轻点鼠标,一条1:1还原的工业元宇宙生产线瞬间铺满大屏——这是他们为一家世界500强企业定制的安全生产数字孪生系统。落户尚明甸村短短几年,三体智慧不断发展壮大,已从当初几个人的创业团队,成长为有50多名员工的在孵企业。
同样被“乡野硅谷”磁场吸引的还有上海姬隆雪光学有限公司。作为一家从事镜片产品的企业,姬隆雪自2023年进驻尚明甸村后,短短两年,团队及业务规模就实现倍速增长,预计未来三年还会以每年40%的速度增长。
近年来,尚明甸村合理规划布局,做优做强6个人才科创项目,实体化运作院士站,建设“科创加速区”,吸引越来越多高科技企业和尖端人才向尚明甸村聚集,为乡村发展注入全新活力。据统计,目前尚明甸村青年人才社区已累计孵化培育科创人才项目16个,其中入驻的科技产业项目2个、在孵项目4个、已孵化毕业项目10个,另有意向入驻在谈项目10余个,累计集聚青年人才185名。
在元蓁斋文化民宿,一个胖憨可爱的机器人正在制作手冲咖啡。它可以精准控温、控时、控量,一天能制作一百多杯咖啡,充满科技感。“为了匹配尚明甸村‘乡野硅谷’的品牌定位,我们创新推出了机器人咖啡师,让顾客切身感受到‘科技让生活更美好’。”元蓁斋民宿负责人王铎说,这也是北京冬奥村同款咖啡机器人。
像元蓁斋这样的特色民宿在尚明甸村还有很多。以“花”和“猫”为主题的七玖年花园民宿,以法式庄园风格为主题的民宿安榭生活,白墙黑瓦飞檐的徽派民宿听雪园……形形色色的乡间民宿、餐饮、文创店铺错落分布在乡野间,与科创、文化、旅游等元素融合在一起,共同构成了尚明甸村独特而美丽的理想村风景。
▲七玖年花园民宿
▲听雪园徽派民宿
“科创+文创”的化学反应远不止于此。怡耕·久橘自然美术馆正在举办“圩田与星空”新媒体艺术展;村里老水站变成了“SOSO咖啡&萱草书屋”,集阅读、咖啡品鉴与女性创业赋能于一体。同时,尚明甸村还着力实施“青年创客院落打造计划”,让传统村落既保留“晒谷场”的乡愁记忆,又焕发“乡野硅谷”的创新活力。
在稻田里仰望星空,有想法的年轻人在这里找到了自己的诗和远方。
张浦镇将尚明甸村定位为“江南圩田·乡野硅谷”,倾力打造青年人才社区党群服务点,构建“宜业、宜居、宜游”三位一体的理想环境,让工作、生活、休闲完美融合,成为吸引和留住青年科创人才的标杆之地。政策上,推出“靠浦大礼包”,做优“靠浦”服务;生活上,配套200余套人才住房,建立青年人才服务社群,每月定期发布社群活动,丰富青年业余生活。
“乡村振兴不是把乡村变成城市,而是让乡村有城市达不到的幸福感。”村书记孔玉说。眼下,尚明甸村正与三体元予运营管理公司计划打造“低空+人工智能生态基地”:低空飞行及人工智能教育实训、航空航模赛事在此开展;数字孪生技术实时呈现土壤墒情、虫情预警;游客戴上AR眼镜,能看到百余年前江南圩田的盛景——历史与未来,在稻田里握手。
从“一处美”到“全域兴”,尚明甸村“三创融合”的探索实践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可借鉴、可复制的鲜活范本。尚明甸村2024年集体总收入1499万元,经营性收入538万元,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1万元。
站在景观塔顶俯瞰,3000多亩高标准农田与远处的科创研发大楼交相辉映,勾勒出尚明甸村青年人才社区的独特气质。正如入驻青年创客所说:“在尚明甸,你可以早上在稻田里拍短视频,下午在实验室调代码,晚上在咖啡馆聊项目,这种‘山水间创业、田园中生活’的状态,正是我们向往的理想工作生活方式。”
来源:昆山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