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模式
  • 700阅读
  • 0回复

[法治宣传]【普法·微热点】致命错觉!18岁男生玩真人CS坠亡,谁该为此负责?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发帖
1995
昆币
34351 枚
只看楼主 使用道具 电梯直达
楼主  发表于: 昨天 11:20 , 来自:江苏省0==

痛心!

18岁高中生玩真人CS不幸从5楼坠亡

致命陷阱竟是一块广告布?

图片


据媒体报道


7月16日,广东省阳江市一名18岁男生在玩真人CS时从商场5楼坠楼身亡。目击者表示,男孩游玩时将商家用于遮挡的广告布当作实墙,后靠时坠楼。事发商场物业称,男孩坠楼位置为监控盲区,涉事的CS商家于事发后停业。

image.png

△真人CS现场。图源:极目新闻

男孩姑姑称,“事发地楼梯左手边没有贴严禁攀爬标志,用木糠板做围栏,用广告布把楼层空的地方封闭了,在昏暗的视觉效果下就会觉得是实墙。”目前就赔偿问题未能与涉事商家达成一致,将走法律途径。

image.png

△现场广告布。图源:极目新闻

7月22日,记者从阳江市江城区应急管理局了解到,当地已成立包括公安、应急等10多个部门在内的联合调查组,目前正在对该案件进行调查。

本次事件中

涉事商家和商场的安全保障责任和义务

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

图片
谁该为这场悲剧负责?

中国政法大学刑事司法学院教授印波分析,对于涉事商家,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六十五条规定了过错责任。如果商家设置虚假遮挡物,例如广告布伪装成实墙等,导致使用人误判,且商家未告知、未警示该遮挡物不能倚靠,存在显著过错,承担主要侵权责任

对于商场物业,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九十八条规定了建筑物管理人的安全保障义务。如果该区域本就不符合安全规范,则应认定为直接管理疏忽,商场物业承担主要责任;如果广告布的设置是由商家擅自为之,物业未监管到位,则应认定为未尽安全保障义务,承担补充责任

本次安全事故中,死者为18岁高中生,属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如果存在违反现场安全提示、穿越警示区域等行为,也可能被认定为部分过错


事实上,此次悲剧并非个例

近年来真人CS、密室逃脱、

剧本杀等沉浸式娱乐项目

因安全问题引发的事故纠纷屡见不鲜

图片


2024年7月30日,河南省南阳市一名17岁女生在玩密室逃脱时,不慎从两米高的跳台上跌落,导致脚腕骨折无法动弹,被困在狭小的室内空间,其整个身体被塑料海洋球所覆盖,最终在消防员的帮助下脱困。

截屏2025-06-14 18.03.21.png


2019年11月17日,湖南湘潭市民刘先生带着七岁的儿子到一商场六楼玩真人CS游戏。孩子从六楼一个没有封闭的通风口直接摔到负一楼,导致颅内出血和骨折。消防员到场将孩子救出送医救治。

image.png

图片

业内人士孙路(化名)透露,此类项目为追求“沉浸感”,常常设计明暗交替的光线、复杂的障碍物布局,甚至模拟高空、狭窄空间等场景,而有些商家在安全防护上存在明显短板。

记者了解到,目前,沉浸式娱乐作为新兴行业,尚未形成全国统一的安全管理标准。多地依赖消防、工商等通用审批流程,对场地设计规范、防护设施标准、工作人员安全培训等专项领域监管不足,导致行业安全底线参差不齐。

图片

而这次事件

再次给沉浸式娱乐行业敲响警钟

无论游戏设计多么精彩

安全始终是不可逾越的底线!

图片





对于相关经营者,印波提醒,第一,合理预见可能的风险。对于场所内可能引发人身、财产损害的危险因素,经营者有义务进行合理的预见,包括高处坠落、滑倒、触电、火灾、拥挤踩踏、设备故障等常见风险类型。第二,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对于上述风险,必须采取与风险程度相匹配的预防措施,包括设置护栏、警示标识、安全网、限流设施、应急通道等。如使用虚拟场景、道具装饰等,要明确标识其非真实结构、不可倚靠、不可进入。对于消费者而言,在体验沉浸式娱乐项目过程中,也需要提升风险防范意识

《法治日报》律师专家库成员、北京市康达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孙振勇律师建议,相关部门要加强协同监管,建立信息通报、线索移送和联合执法等工作机制,积极组织开展针对沉浸式娱乐项目的专项检查。同时,行业协会要推动行业自律,探索制定科学合理的行业规范,指导会员单位加强从业人员培训。


来源:尚法昆山


爆料有奖!关注昆山论坛抖音号,抖音搜索“昆山论坛”,或搜索抖音号:ksbbs
 
快速回复
限76 字节
批量上传需要先选择文件,再选择上传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