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模式
  • 2261阅读
  • 0回复

[百姓话题]三伏天养脾胃 “冬病夏治” 黄金期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发帖
790
昆币
15099 枚
只看楼主 使用道具 电梯直达
楼主  发表于: 前天 16:29 , 来自:江苏省0==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三伏贴贴准这几穴!

图片

专克冷痛反酸、脾虚腹胀

吃嘛嘛香真不难

图片















乾坤交泰,盛阳当令!

时值三伏,天地阳气鼎沸如炉,万物华实。《黄帝内经》明训:"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此乃千年祛寒之智!脾胃肝胆科冬病夏治,正借此时机,集天地之力祛除沉疴!若您或您的家人:

秋冬反复胃脘冷痛、腹胀反酸,遇寒加重;

常年脾虚易感,食后腹胀、消化不良;

常年反复腹痛、挑食厌食,大便时干时稀;

畏寒喜温,手足冰凉,乏力神疲。

今夏即是破冰之机!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冬病夏治 疗效显著

图片

张先生常年反复腹痛,遇冷加重,伴有腹胀、大便稀溏,冬日尤甚。

前年夏季,他接受脾胃科三伏贴治疗(贴敷穴位:内关、中脘、神阙、关元、足三里),并配合温中健脾的饮食调理。去年秋冬季节腹痛发作频率显著降低,腹胀缓解,大便成形,四肢渐温。张先生感叹:“再也不用常备止泻药了!”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三 伏 贴

脾胃肝胆科冬病夏治核心疗法

图片
图片

天人相应 顺势祛寒

三伏天阳气鼎盛 人体腠理开泄

此时以辛温药物敷贴脾胃相关穴位,借“天之阳气”激发人体脾胃之阳。药物通过经络直达脾胃,温中散寒,健脾化湿,扶助正气。

图片


中医理论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云:“春夏养阳,秋冬养阴”

“三伏”是阳气最盛的时节(气温高+日照长),此时人体毛孔张开,气血畅通,皮肤通透性强。此时贴药,如同“开窗通风”,药力可高效渗透经络,直达深层病所。

中医治未病核心

“阴平阳秘,精神乃治”

三伏贴通过补阳祛寒,在疾病尚未发作的夏季提前修复失衡状态,避免冬季阳气衰弱时“旧病复发”。

现代医学解释

药物刺激穴位可调节神经系统和免疫功能,降低炎症反应,改善慢性病病理状态。

图片

三伏贴 vs 日常贴敷效果差异

图片

三伏天本质是利用自然节律创造的“黄金治疗窗口”,使药物、机体、环境形成高效协同。具有预防复发、减轻症状、减少冬季用药剂量的功效。

图片

适应病症

  • 脾胃虚寒型胃痛、腹痛、痞满;

  • 顽固性便秘或慢性泄泻;

  • 畏寒肢冷、乏力倦怠的虚寒体质;

  • 常年消化不良、易腹胀积食者。

图片

不合适人群

  • 发热、积食内热明显者;

  • 严重心肺功能不全者(需医师评估);

  • 对药物或胶布过敏者;

  • 皮肤破损或感染者。

图片

注意事项

  • 贴后皮肤微痒属正常反应,可缩短贴敷时间;

  • 若出现红肿、灼痛,需立即取下药贴。

图片

快抓住这关键的短短四十天

为全年脾胃健康打下坚实基础!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以夏火 融冬冰

让肠胃少些折腾

图片
图片

三伏贴常见问题解答

Q1:贴后皮肤发红、起泡正常吗?

轻微发红、发热属正常反应。若出现水疱(约黄豆大小),是“瘢痕灸”起效的表现,可碘伏消毒后涂抹红霉素软膏、夫西地酸乳膏等进行治疗;若水疱过大或溃烂,请立即就医!!

Q2:贴敷期间能吹空调/吃冷饮/洗澡吗?

忌贪凉! 空调温度≥26℃,避免直吹;禁食冰饮、海鲜、辛辣食物,以免寒气入侵影响药效;若夜晚贴敷,建议取下后当晚不要洗澡。

Q3:三伏贴能根治老慢支/关节炎吗?

不能根治!但可显著减少发作频率、缓解症状,需坚持贴敷+日常养护(如冬季保暖、适度锻炼)。

Q4:三伏贴的具体贴敷时间及频率?

建议每隔1天敷贴1次,成人每次贴2-3小时左右(老年人及皮肤娇嫩者,适当减少敷贴时间),贴敷时间到了,可自行揭去。本疗法一般10次(20天)为一个疗程,每年夏季1-2个疗程,医生会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开具不同的疗程。


图片

就诊流程

图片
  • 扫描上方二维码预约脾胃肝胆科门诊医师;

  • 门诊医师辨证后开具三伏贴;

  • 敷贴地点位于中医传统疗法中心。

图片

▲仅做展示,敷贴穴位以医师开具为准

图片

出诊专家及时间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冬病夏治夜门诊开始啦!

有不少市民朋友留言说

想来贴“三敷贴”

可是白天要上班怎么办?

没关系!

2025年7月1日起

为了方便市民随时随地的“健康一夏”

昆山市中医医院推出特色温馨“夜间门诊”服务

图片

▲冬病夏治夜门诊医师出诊表

图片


图片

扫描左侧二维码

跳转预约

图片

▲简单两步即可预约


图片

冬病夏治各科室的特色


图片

治未病科

图片

体质调理

针药并用

未病先防

图片

脾胃肝胆科

图片

穴位贴敷

治脾胃虚寒病

图片

针推康复科

图片

辨证取穴

多种外治调阴阳

防冬病

图片

闵氏伤科

图片

肩周炎三伏天

巧用“热奄包”

图片

儿 科

图片

穴位敷贴调理呼吸道

胃肠道疾病

图片

肺 病 科

图片

呼吸道疾病

“三伏贴”“三伏补”

图片

肾病科

图片

穴位敷贴治疗

脾肾阳虚型肾病

图片

耳鼻喉科

图片

过敏性鼻炎

遇上“三伏贴”

……


图片

2025年冬病夏治时间

图片

夏至开穴

图片

6月16日—7月9日(共23天)

图片

伏前加强

图片

7月10日-7月19日(共10天)

图片

初 伏

图片

7月20日-7月29日(共10天)

图片

中 伏

图片

7月30日-年8月8日(共20天)

图片

末 伏

图片

8月9日-8月18日(共10天)

图片

伏后加强

图片

延续至八月下旬


来源:昆山市中医医院


本帖评分记录
不再缄默 昆币 +1 -来自昆山论坛APP 昨天 05:22
高维豪 昆币 +1 -来自昆山论坛APP 前天 23:08
2条评分昆币+2
爆料有奖!关注昆山论坛抖音号,抖音搜索“昆山论坛”,或搜索抖音号:ksbbs
 
快速回复
限76 字节
如果您在写长篇帖子又不马上发表,建议存为草稿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