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训练的建议1)提高接纳亲近的程度:1.与人接触:例如:玩接触身体游戏,亲吻别人。2.与物件接触:例如:引导儿童把弄绒毛洋娃娃或玩具。3.逐渐在日常生活中接受亲近:a)在日常生活中,儿童常常有与别人接触身体的时候,例如:拖手、排队等。训练员宜先观察儿童较接受跟哪些人接触及接触身体的哪部位,让儿童慢慢适应,再逐渐接触不同的人物及身体的不同部位。b)另外,亦可以观察儿童较接受接触什么物件,并由这物件开始进行训练,当他完全接纳后,便逐渐让他接触至其他物件。游戏课程
我国著名的教育家杜威曾经说过,在幼儿阶段“生活即游戏,游戏即生活”。对于学前儿童来讲他们除了吃饭、睡觉外,在一日活动中,他们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做游戏。而游戏不仅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同时也是幼儿园对幼儿实施教育的主要形式之一,它在发展幼儿知识、技能、情感等方面的教育价值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我们的孩子由于发育的偏移,不会和同龄孩子玩游戏,或者很难参与到游戏中去,不理解游戏的规则,从而,影响孩子的社交和融入幼儿园的生活。一.课程方式根据孩子的评估情况,安排一对一、一对二、一对多等课程班别。二.课程内容通过游戏介入,解决特殊儿童的社会核心能力(包括主动性、眼神、声音、观察、和模仿能力等)。特教老师在特定的环境中,以游戏的方式提升儿童的核心能力,经由家长在家的配合与活动延伸,培养孩子的主动性,建立情感的交流,切实让儿童感受到与人交往的乐趣。由老师设计符合孩童能力与兴趣的活动,在游戏中加入目标、规则,借助各种游戏活动,大量扩充孩子的生活经验,增加认知学习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全面提升孩子的社会性,籍次拓展孩子的社会核心能力。
联系人:赵老师联系方式:18361961770(微信同步) 15162319712 地址:昆山市花桥镇绿地大道255弄1号楼203-204室。
3)引发儿童社交沟通的能力:1.营造儿童喜欢的环境,引发他自行跟别人沟通:例如:在[摇动游戏]中,当儿童玩得兴奋时突然停止,待他提出要求后才继续摇动。
2.制造儿童需要别人协助的情景,引发他自行跟别人沟通:例如:把儿童喜欢的食物放在很难拧开的瓶中,让他要求别人协助。
3.在游戏中轮流进行某活动:例如:轮流寻找躲藏的人。4.在日常生活中,建立他跟别人沟通的技巧:例如:接听电话。 
[ 此帖被启智星特教在2025-03-27 10:42重新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