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报!苏州轨道交通11号线道路恢复与综合提升景观绿化工程设计荣获可持续性场地SITES铂金级认证!
国际可持续景观场地(SITES)由美国绿色建筑委员会(USGBC)提出,是国际上公认的权威的综合评价可持续发展场地建设和运营认证体系。目标是通过认证,在全球范围内评选出优秀的可持续景观场地示范案例。
SITES认证包括18 个先决条件和48个得分项,总分200分,认证等级是认证级(70)、银级(85)、金级(100)和铂金级(135)。此次,苏州轨道交通11号线道路恢复与综合提升景观绿化工程,获得铂金级认证。
苏州轨道交通11号线全长36公里,设28个站点,提升区域面积约236公顷。昆山交通发展控股有限公司为建设单位,苏州轨道交通11号线全长36公里,设28个站点(昆山境内26个站点),昆山交通发展控股有限公司为道路恢复与综合提升景观绿化工程建设单位,苏州园林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为景观绿化设计及全过程咨询单位,为项目的可持续性场地景观构建方面提供了专业的技术支持,包括海绵体系建构及生态环境优化,可再生资源及材料运用,人文关怀的落实。
苏州轨交11号线东西向跨越昆山多个圩区,项目目标打造成跨圩区的多功能廊道。
联动圩区——与城市河道相联系,打造海绵花园,增加动力设施,助力净化城市河道,形成江南城市海绵的系统性示范。
全线管控——全线36公里路面雨水全径流控制,将灰色基础设施升级为绿色基础设施。
以城市生态系统为基础,构建具有生命力的生态空间格局,沿线打造一系列弹性生长的生态绿核、打造循环溢出的蓝绿通廊、营造持续生长的绿色斑块。
重构——完善生态系统格局,将人工生态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相结合,重构稳定、多样的生态体系,提高公园、绿带等绿地系统的整体自我调节功能。
链接——优化河道廊道体系,打造完整绿色廊道,优化城市动植物栖息空间,提高生物多样性,提升生态系统服务能力,更好的改善城市环境。
丰富——构建八种生境,创造生物多样性热点区域,构建微栖息地系统。
创新——结合沿线运用一系列新优品种,打造主题花园或小微等候花园。
保护——全线保护植被一万五千余棵,占比全线现有种植的75%以上。
对于可再生资源的大面积利用、废弃物的回收再利用以及生态的环保理念有了深刻的践行。
沿线驿站中,引入水源热泵、光伏发电、雨水收集等,设置太阳能电池板、智慧座椅等设施完善城市智慧网络,注重生态环境改造中的低碳效应。
项目中尽可能减少不可再生资源的使用,比如利用混凝土材料、竹木材料、微晶石材料代替花岗岩石材制作看台阶、花池、坐凳等,利用帕米孔材料铺设路面,利用施工现场的碎石建设石笼景观挡墙。
建构城市“八件套”一体化便利设施。苏州轨道交通11号线全线设置驿站系统、风雨连廊换乘系统、公交站台、非机动车停车场、公共自行车站点、临时接送车位(K+R)、公交首末站/微枢纽、小汽车换乘停车场(P+R)八大件便民设施,促进出行方式由个体机动化向公共交通方式转移。
出站后轨道出站口与公交站台之间利用风雨连廊连接,形成无风雨换乘体系。
19个城市风景驿站为沿线增补了社区服务【医药救助,快递蜂巢】、休闲商业【咖啡馆,鲜花店,早餐店】、文化生活【24小时图书馆,城市宣传】等功能,多项换乘的停车设施均为地铁生活带来了便捷。
昆山,让地铁不再只是地铁
赋予了这条廊道
更生态、更先锋、更美好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