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以来,“游戏是幼儿的主要学习组成部分”“让幼儿在玩中学,学中玩”“课程游戏化”,早已成为幼儿教育的重要原则或教学理念,对儿童早期教育有着广泛而深刻的影响。然而,在幼儿园工作期间,发现当教师引导幼儿进行自主游戏时,有些幼儿在进行游戏的过程中往往不能够集中注意力专一的玩某一种游戏,而是每种游戏都要掺合一脚,又只能维持三秒的热度。深入观察分析,有以下几种原因:
1.游戏类型与幼儿的年龄特点不相匹配
从认知发展的角度来看,机能性游戏更适合小班的幼儿,比如跑、爬、跳、摇或者敲击物体,这类简单重复的动作游戏。中班幼儿能比较熟练地进行象征性游戏,如玩“娃娃家”、 “菜场”、“点心店”等,其高峰期在 3-5 岁。规则性游戏是小班下学期以后才慢慢发展起来的,更适合大班的儿童。从游戏时间的角度来看,小班幼儿多以累积型游戏为主。如一会儿去美工区画画,一会儿到建构区玩积木,一会儿到阅读区翻看图书,一会儿又跑到“娃娃家”参观,1 个小时内可以出现 4-9 种不同的游戏活动。中大班的孩子多以分节型游戏为主。他们会把一个游戏拆分开来,玩腻之后,跑去玩第二个游戏,等到想到之前的游戏没完成时,再返回继续第一个游戏。
4-5 岁幼儿身体发育渐佳,体格扎实,精力充沛。可以灵活地奔跑,熟练地穿脱衣服,坚持时间变长。不过有意注意虽然在逐步发展,但还是以无意注意占优势。5-6 岁幼儿身体逐渐发育完备,幼儿的自我意识得到明显的发展,合作意识增强,规则意识逐渐形成。注意力集中的时间也变长了。此阶段的他们开始更喜欢集体游戏。每个年龄段的幼儿都有其发展特点,组织幼儿游戏一定要根据他们的年龄特点来决定游戏的类型。倘若让 3-4 岁的小班幼儿去玩具有竞赛性质的规则性游戏,由于他们的生理条件、认知水平有限,像这类具有复杂规则,对运动技能有相对较高要求的规则性游戏,3-4 岁的幼儿根本无法顺利进行。这也就是为什么幼儿无法对此类游戏保持专注的原因了。如果让大班的孩子去持续敲打积木,或在平地上不断跳,已经发育较好,肢体动作变强,自我意识发展的 5-6 岁幼儿对这类完全掌握的游戏会感到十分枯燥乏味,不想再玩也在情理之中。就像让成人去学走路一样,谁还有兴致重复着做那些已经完全掌握的无趣的事呢?
2.不同性别的游戏经验
儿童在很小的时候就存在一定的性别差异概念。很多研究表明,幼儿对游戏和玩具的偏好与性别有关。5 岁时他们就有了明确的性别角色概念。男孩喜欢蓝色,女孩喜欢粉色,男孩喜欢玩车,女孩喜欢娃娃似乎成了大家普遍公认的思维定式。很多教育者观察到,男孩尤其不太可能使用与性别相反的玩具,成人经常给男孩施加轻微的压力去遵守他们狭隘的期望:对于男孩穿女孩的衣服、化妆或者玩洋娃娃,成人可能表示不赞成甚至表现出敌意。这就强化了幼儿的性别差异观念,使得一些游戏不被幼儿所接受。
3.幼儿对不同游戏材料的熟悉程度不同
玩具和游戏材料是为特定年龄阶段的幼儿设计和制造的。如五颜六色的珠子促进幼儿的视觉发展;铃鼓等发声玩具有助于幼儿的听觉;不同材质制作的玩具,幼儿抓握可促进其触觉发展;认识颜色、形状、大小的积木,发展幼儿的智力;各类图书发展语言功能;皮球、小推车以及发展手指精细动作的“串珠”发展幼儿运动功能;能活动的、能拆能拼的角色游戏的玩具,有助于发展幼儿的思维力和想象力;惯性玩具、智力玩具、电动玩具、发条玩具、结构玩具,如各类积木促进幼儿抽象逻辑思维的萌芽。有些幼儿因为家长的关系,已经对一些游戏材料十分熟悉。因此对教师组织的同类游戏表现出不耐感,敷衍了事就去进行别的游戏了。
4.幼儿对该游戏不感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如果幼儿对这个游戏感兴趣,那不等教师开始组织进行这个游戏,幼儿都会迫不及待地去投入到该游戏中去。相反,倘若幼儿对该游戏完全没兴趣,那教师使用再多的教育手段去引导,效果都不会太大。我曾经注意到一些幼儿在区域活动中对棋类游戏很感兴趣。尽管他们并不懂得游戏规则,但还是争先恐后地去拿各种棋,有的没拿到的也不离开找别的游戏玩,而是站在玩棋的小朋友边上默默地看他们玩,完全不受别的游戏的干扰,专注度十分高。可见只要幼儿提起了兴趣,那他的注意力也就提高了。
5.教师对幼儿游戏缺乏引导或者引导失误
教师作为儿童游戏的环境创设者、游戏过程的观察者、游戏进展的支持者,对于整个游戏的开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虽然游戏对幼儿情感、身体、智力等方面的发展都具有一定的有作用,然而这种作用的发挥在幼儿单独游戏时,是零星的、不自觉的、盲目的、潜在的。因而,缺乏指导的游戏,其发展价值是不完全的。在游戏中,教师更应该以一个观察者的角度,洞察孩子的游戏诉求。倘若幼儿遇到了自身不可解决的问题,教师可以适时适度的进行间接引导,鼓励孩子勇敢、创新地继续开展游戏。
在开展游戏活动时,不乏有教师仅仅是给了幼儿一定的游戏时间和游戏场地、材料,说了句, “开始游戏,保持安静。”就冷眼一旁的。这种教师完全没有参与指导的游戏,幼儿不专心的玩游戏也是意料之中的。如果教师能够在游戏之前给幼儿布置一些他们力所能及却又有点难度的任务,对游戏进行适当的干预指导,幼儿想必就不会三心二意了。
因此,要让游戏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教师要考虑到方方面面。选择与幼儿年龄特点相符合的游戏类型;考虑到不同性别幼儿的需求;与幼儿家长保持联系,了解幼儿对不同游戏材料的熟悉程度从而进行游戏材料的挑选;了解幼儿的兴趣所在,投其所好;对游戏进行适当适时的干预等等。总的来说,凡事根据幼儿的需要,顺应幼儿的发展需要,以儿童为中心。
昆山市瑷特生儿童特教中心长期招收:
1.自闭症、孤独症(有刻板行为,对周边事务没有反应)
2.语言发育迟缓(两三岁以上还没有或少有语言能力)
3.轻度智障(无法理解常规的信息)
4.轻度脑瘫(四肢僵硬,不能完成精细化动作)
5.感统失调(平衡感差,本体没有正常力量)
6.注意力差(乱跑动,不能专注学习及生活)
7.社交障碍(不愿融入集体,惧怕与陌生同伴交流)
年龄:2-13岁
上课时间段:周一至周六 8:30—18:00
微信/手机号:15371455662(朱老师)
微信/手机号:15306268207(王老师)
昆山校区:昆山柏阳街22号(朝阳大润发对面)
千灯校区:千灯镇人和路257-259(千灯优家宝贝三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