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模式
  • 5841阅读
  • 0回复

[教育]ABA行为干预到底有没有用昆山家长家有孤独症的孩子要学的有效干预方法家庭康复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美女离线瑷特生特教
级别: 论坛商家
发帖
1901
昆币
3855 枚
只看楼主 使用道具 电梯直达
楼主  发表于: 2022-12-09 , 来自:江苏省0==
01、行为干预第一步:学会夸孩子
(家长对孩子的行为及时进行表扬)
要帮助孩子改变不正确的行为或暴力行为,首先要做的不是看问题行为本身,而是要找到什么是正确的取代行为。
每一个行为都有其内在的意义,是孩子与旁人沟通的一种方式。孩子为什么会选择用问题行为甚至暴力行为来与旁人沟通,是因为这些行为有效地帮助他们达成了目的。
当我们试图要消除这些不适当的行为,却没有想着要去教孩子应该怎么样做,那孩子又怎么样来跟我们表达他们的意思呢?——他们不是机器人,按个钮就可以静止不动。他们需要表达,需要沟通,而且是通过行为来表达与沟通,所以我们要教他们好的行为,才能最终解决孩子的行为问题。
一直在强调夸孩子,很多父母在给孩子训练的时候用得很好,但千万别忘了,在生活里,也要夸孩子。夸孩子是家长的学习任务,是家长需要建立的一个新行为。
“夸奖”本身并不难,难就难在到底夸孩子什么。不少家长在这个结上卡了壳,于是“在日常生活里夸奖孩子”成了不可达成的任务。
我们在日常生活里夸孩子,不应该只看到他们做得特别好特别棒的地方,而是要看他们做得对的地方——没有不适当的行为,就是一个好的行为。
1.孩子自己玩了两分钟,没有打扰家长——两分钟对我们来讲很短,对小年龄的孩子来说,很长——值得夸。
2.孩子把一个积木放到了积木盒子里(无意识的行为,其它的积木还在地上散着)——收拾积木是一个好的行为——值得夸。
3.孩子从沙发走到餐桌前(大部分时候孩子都是跑来跑去的)——慢慢走是一个好的行为——值得夸。
4.孩子在你说话的时候,看了你一眼(无意识的行为)——主动的目光对视,值得夸。
5.孩子看着柜子上的摆设,没动手去拿(可能你多等两秒种,孩子就伸手去抓了)——抓住这两秒的机会,不碰摆设——值得夸 。
类似的例子可以举很多很多。
学会夸孩子最主要的目的是让我们主动地去看孩子做得好的地方,找到孩子的强项优势,这是将来我们设计任务行为干预方案的基础。附带效果:我们越多地看到孩子好的地方,我们就会越积极地来看待和对待我们的孩子。
帮助我们的孩子,从我们自己做起,从看孩子的好处做起,从夸孩子做起。


02、行为干预第二步:学会不对孩子说“不”
(怎样对孩子说“不”?)
作为父母、长辈,我们习惯性地根据自己的喜好和标准,来告诉孩子“不要这样”“不要那样”。当父母说“不要做”的时候,有些孩子会听从,慢慢改掉了习惯;有些孩子会暂时停止原来在做的事,但没过一会儿又开始做;还有一些孩子立即发起小脾气。换句话说,告诉孩子“不要做”有时候管用,有时候不管用,但因为说“不要”很容易,所以不管有用没有,大人们还是不断地在对孩子说“不要做”。


告诉孩子“不要做”的不利之处:
1.建立了一个负面的环境:当大人说太多“不要”的时候,给人的感觉是孩子哪里都是毛病,完全没有优点。而孩子会觉得自己做什么都是错的或者不允许的,孩子也会焦虑。
2.建立了一个负面的亲子关系:大人总在以长辈的身份教育孩子,而不是试着去当孩子的朋友
3.“不要做”的定义不明确,让孩子困惑:因为告诉孩子“不要做”完全是根据每个人个人的标准而定的,而不是一个有计划并且有固定标准的指令,所以当孩子做某些事的时候,有些大人觉得不适合会叫孩子停止,而有些大人觉得无所谓,会由着孩子去做。甚至于,“不要”可能是根据个人的心情而定的:今天心情好,可以由着孩子做一些略为出格的事,今天心情不好,看什么都不顺眼,都会叫孩子“不要做”。对于孩子来讲就变成了,“有的时候可以做,有的时候不可以做”,没有既定的标准或原则去遵行。
4.告诉孩子不要做,只是让孩子停止他正在做的事,却没有告诉孩子应该怎么样做。即使孩子能听话停下动作,下一次却仍然只能按他会的但不被大人接受的方式去做,所以问题行为得不到改善。
5.当大人太多地用“不要”这个字眼的时候,有的时候孩子停下来了,有的时候孩子没有停下来,大人也没有跟进;渐渐地,“不要”这个字眼对孩子来讲失去了应有的力量。在关键时刻,当我们真的需要孩子立即停下来的时候,我们说“不要”,孩子却停不下来了。例如:当孩子要碰开水杯子的时候,我们会喊“不要碰”,但孩子可能根本不听,碰了杯子才知道烫。我们会想要对孩子说“不要”的行为,都是问题行为。
如果我们能从问题行为刚刚开始发生的时候就给予正确的指引,那么这些问题行为就会慢慢地被取代掉。改变我们日常给指令的习惯,很多小的问题行为可以直接改善。
不对孩子说“不”,我们应该怎么样做呢?
1.坚持给正面的指令,告诉孩子应该做什么?
a) 不要跑——慢慢走
b) 不要用手抓菜——用勺子吃
c) 不要甩门——轻轻地关门
d) 不要尖叫——小声点说话
e) 不要乱扔——扔到垃圾筒里
f) 不要乱沷水——在浴盆里玩水
g) 不要玩遥控器——把遥控器放在……
h) 不要打小弟弟——轻轻地摸小弟弟
i) 不要抢玩具——一起玩玩具
2.当告诉孩子应该怎么做的时候,马上要辅助孩子去做。通过实践,才能让孩子明白应该做什么,并且慢慢建立新的好习惯
3.当孩子跟从指令和辅助做了之后,一定要记得夸讲孩子,并且时不时地奖励孩子。有强化物跟随一个好的行为,这个行为在将来就会越多地发生。
4.在关键时刻(需要孩子立即停止某行为的时候),我们要用比较强烈的语气说“不”或“停”,并且马上用辅助来让孩子停止他的行动,这样可以建立起孩子对“不”和“停止”这两个指令的即时反应。这个反应,在很多危急时刻是非常重要的。
要改掉对孩子说“不”的习惯很不容易,然一旦建立起这个好习惯却是我们能终身受益的。当我们挑孩子毛病的时候,第一件事要想的是,孩子应该怎么样做,然后告诉和辅助孩子。在这个过程里,你会发现孩子对指令的服从会越来越好,而且你也会越来越多地看到孩子好的方面,亲子关系也会变得正面积极起来。


03、行为干预第三步:明白行为的功能(理解孩子想通过行为告诉我们什么)
(家长要及时与孩子进行沟通)
行为是一种沟通方式。我们通常会把想和作为两个部分来对待:想是别人看不到的部分,而做是别人看得到的部分。有意识地,我们会通过行动来掩盖我们真实的想法,使得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成一种复杂的游戏。然而,无意识中,我们仍然能从每个人的行为里读到他们的想法。
我们的孩子远没有我们这样复杂,他们很单纯,从想到做,这两者之间往往存在着统一性。他们或许受语言和沟通能力的限制,没有办法告诉我们他们的想法;但我们可以通过解读他们的行为来了解他们想表达什么。有的时候,他们用来表达想法的行为并不是太合适,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问题行为”;有的时候他们的表达方式过于暴力与激烈,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攻击性行为。要想要解决这些行为问题,我们首先需要孩子在表达什么,然后才能教孩子如何正确的表达,无论是通过语言还是行为。只有当孩子学会正确的表达方式后,这些问题行为才会真正地被取代,从而减少或消失。
从应用行为分析(ABA)的角度,我们可以把所有的行为归类到四种功能中去。
功能1:实物强化行为
孩子想要表达:我想要(XX)。
实物强化行为通常发生在孩子所提的要求被拒绝时。当家长为了避免孩子哭闹而满足孩子所提的要求时,孩子的问题行为就会被强化,也就是说在将来会更多地发生。
例如:在超市收银台,孩子说“妈妈,我要吃归糕”;妈妈说“今天不吃雪糕”;孩子开始闹,并且行为慢慢升级,直到妈妈不能忍受;妈妈对孩子说“你不哭,我就给你买”;孩子停止哭闹,妈妈给买雪糕。
这里的“实物”,并不仅限于我们看得到的东西,也可以是我们看不到的东西。
例如:我想要出去玩;我想要妈妈给我讲故事(不是爸爸);我想要妈妈坐在我边上,弟弟坐在桌子的另一边;我想要坐公车去学校(不要爸爸开车送)。
很多时候,家长抱怨孩子强烈的控制欲望,希望事情以他所期望的方式发生,这也归于“我想要”范畴内。
功能2:注意力强化行为
孩子想要表达:请关注我!(重要:注意力可以是正面的:表扬孩子,陪孩子玩;也可以是负面的:批评孩子。当孩子需要家长的注意力的时候,他并不在意他所获得的是正面的还是负面的注意力,只需要是注意力就好了。)
行为通常发生在家长忙于其它的事情,一段时间没有给孩子注意力。孩子开始做一些家长通常会制止他们的事,家长马上阻止孩子,孩子得到家长的注意力;以后在孩子想获得家长注意力的时候,就会更多地做类似的事情。
例如:妈妈忙着做晚饭,孩子自己玩玩具。过了一会儿,孩子开始玩电灯开关;妈妈告诉孩子不要玩,孩子继续;妈妈不得不走过去阻止孩子,责骂,然后叫孩子做其它的事情(孩子成功获得妈妈的注意力)。
不要觉得自己在几分钟前刚给过孩子注意力,孩子的问题行为就不是以获取注意力为目的的。有一些孩子,特别是年龄小的孩子,他们需要家长持续的注意力,他们独处的能力很弱,有时甚至少于1分钟。
功能3:逃避强化行为
孩子想要表达:我不想要做这个!
逃避行为通常发生在家长给指令并且坚持执行该指令时。当行为不断升级,家长疲于应付孩子的哭闹而忘了之前给孩子的指令,孩子的行为帮助他们成功出逃了该项他不想做的任务;在下次孩子不想服从某项指令时,行为就会再次发生。有的时候,孩子最终还是做了家长要求的事。但因为问题行为而延迟了执行任务的时间,对行为也是一种强化。
例如:妈妈让孩子做功课,孩子开始闹,想要逃,把纸揉成一团,把笔扔掉;妈妈一再坚持,孩子开始哭闹;妈妈受够了,让孩子去自己的房间冷静一下。孩子离开。(最终孩子不需要再做作业,或者晚一点再做。)
功能4:自我刺激行为
这一类行为与前三类不同:前三类行为的强化物都来自于第三者,而自我刺激类的行为,强化物产生于自身体内。
确认是否自我刺激行为:当该行为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无论是否有旁人在一边都会发生时,通常可以确认为是自我刺激的行为。
由于自我刺激行为的强化物不是我们能控制的,所以,当自我刺激行为发生时,行为就自然得到强化,之后发生的频率和强度就会慢慢提高。
有些小年龄孩子身上观察到的与感觉系统相关的自我刺激行为,随着年龄可能会自然慢慢减弱甚至消失:那是因为随着孩子的发育,行为所达成的感觉刺激不再是孩子所需求的,该行为就达不到自我刺激的作用了,慢慢就自然减少了。
由于不同功能的行为强化的原因不同,所以我们需要以不同的方式来应对,才能做到不继续强化该行为;这也是为什么,我们首先要学会认识和理解行为的功能,然后才能正确干预。


04、行为干预第四步:当行为发生时应该怎么应对(避免强化不正确的行为)


(家长应该避免无意识强化孩子的不正确行为)
上一步讲到,我们可以把所有的行为归类到四种功能中去,实物强化行为、注意力强化行为、逃避行为和自我刺激行为。既然每一种行为传达着不一样的信息,那么我们就需要以不同的方式来对待,以避免在无意识中强化孩子的不正确行为。
1.实物强化行为
当孩子因为他的要求未被满足而产生行为问题,在这个时候满足孩子的要求,就会强化孩子的行为;也就是说,在未来孩子会以同样的行为来达到他的目的。
当行为发生时:
(1)忽略孩子不正确的行为:不给语言指令,例如“不要哭”,“不许打人”;不讲条件,例如“你不哭就给你XXX”,“你打人就不许你看电视”。只要孩子没有攻击他人、伤害自己或毁坏物品的行为,你可以选择走开,让孩子一个人发脾气。
(2)当孩子开始冷静下来的时候,给孩子注意力,引导孩子玩他们喜欢的游戏,从而转移孩子的注意力。如果孩子在这时停止了哭闹,可以给孩子他们喜欢的东西——但不要给孩子之前要的东西。
注意:我们不需要等到孩子完全冷静。当孩子停止大动静的哭闹,甚至是在他们哭闹间喘息的时候,我们就可以尝试介入。但如果孩子又开始大动静的哭闹,就继续忽略。有的时候,这样的过程可能会来回几次。
(3)在一定时间内不要给孩子他之前哭着要的东西。如果想要给孩子他之前要的东西,小年龄的孩子等待的时间在5-30分钟,大年龄的孩子最好等待30分钟以上。如果之前说过什么时候孩子可以得到他想要的东西,那就坚持原来说过的话。比如“吃好晚饭才可以吃冰激凌”,那就等到晚饭后再给孩子。
2.注意力强化行为
当孩子因为一段时间没有获得家长的注意力时产生的行为问题,行为的目的是获得家长的注意力,如果家长在这个时候给孩子注意力,不论是安慰还是责骂,都会强化孩子的行为;也就是说,在未来孩子会以同样的行为来获取家长的注意力。
当行为发生时:
(1)忽略孩子不正确的行为:不给语言指令,例如“不要玩电灯开关”,“不许打人”;不试图转移孩子注意力,例如“你去看一会儿电视吧”。只要孩子没有攻击他人、伤害自己或毁坏物品的行为,你可以选择走开。
(2)但往往孩子在这个时候选择的事情是大人无法忽略的,如果确实需要马上阻止孩子的行为,可以轻轻阻止孩子的行为,然后用身体辅助把孩子引导到他应该在的地方。在过程中,不给语言指令,不对话,不给目光对视,不与孩子互动。
(3)等待大约30秒到1分钟,如果孩子没有继续之前不正确的行为,给孩子注意力,与孩子互动,夸孩子任何他做的好的或无错的行为。
3.逃避强化行为
当孩子不想执行某个指令时,孩子会采取一些不适当的行为来延迟或拒绝服从该指令。在这个时候,家长常常把他们的注意力转移到对付孩子的行为问题上,而忘了之前给孩子的指令,从而孩子不需要再执行该指令。在这个时候,孩子的行为得到强化;也就是说,在未来孩子会以同样的行为来逃避你的指令。
当行为发生时:
(1)忽略孩子不正确的行为:不给语言指令,例如“不要哭”,“不许打人”。在孩子哭闹的过程中,保持冷静的表情,不展示任何情绪,不同情,也不生气。
(2)当孩子开始冷静下来的时候,继续给同样的指令,并且提供辅助,帮助孩子开始执行某任务。对于小年龄的孩子,辅助孩子完成任务注意:我们不需要等到孩子完全冷静。当孩子停止大动静的哭闹,甚至是在他们哭闹间喘息的时候,我们就可以尝试介入。但如果孩子又开始大动静的哭闹,就继续等待。有的时候,这样的过程可能会来回几次。
(3)当孩子完成任务时,哪怕是在辅助下完成的,都要夸孩子,并且奖励孩子他喜欢的东西。
4.自我刺激的行为
当行为发生时,行为受到自然的强化。
(1)用肢体辅助阻止孩子的行为,尽量少用语言提示。
(2)引导孩子玩其它的活动,最理想的是同孩子的自我刺激行为产生同一类型刺激的活动,比如孩子喜欢在床上跳,可以让孩子在蹦床上跳;孩子喜欢玩水,可以让孩子在水池里玩。
(3)如果找不到产生同类刺激的活动,可以引导孩子玩其它感兴趣的活动,从而转移注意力。
(4)对于在年龄的孩子,可以通过训练提高孩子的自我控制和自我管理能力,从而让孩子自己控制自己的自我刺激行为。
在行为发生后,我们能做的只是不继续强化该行为。真正要干预问题行为,我们需要做更多的工作是如何在行为发生前,做更多的工作以预防行为的发生,从而减少至消除问题行为。


05、行为干预第五步:利用环境变化来降低问题行为发生的可能性
(ABA是最有效的行为干预法)
在ABA的行为干预中,始终强调当行为发生时要或忽略或坚持指令。这些个原则,在实施的过程里,首先看到的变化是行为的加剧而并非减少。原因很简单,一个行为一直都可以达到某个目的,但突然之间竟然不管用了,这个时候人的选择是更用力些(对于孩子来讲,闹得更凶些),探测是不是可以达到原目的。在探测后发生达不到目的,该行为就会减少,也就是慢慢达到行为干预的目的了。
举个平常的例子,用一定的力度推门,门会打开;某天,还是用一定的力度推门,门没有打开,这个时候我们会自然选择用多点力再推,看看门会不会开。如果门没有开,才会去想其它的办法。只是一次的经验并不足以完全让我们放弃这扇门,但凡有机会的时候,我们一定还会再去试着推几次。如果门一直打不开,我们才会真正放弃从那扇门走,而在那时,新的通道才有机会被加固起来。
对于父母来讲,要在孩子在哭闹中坚持打赢这场仗是有难度的,这个难度在于心理:大部分的父母不能忍受让孩子哭上大半个小时不去管;家里有老人的,更是会心疼孩子,从而责怪孩子的父母过于严厉。同样的道理,ABA的原则让人觉得不够人性。然而,我个人的体会,行为干预最为有效的就是ABA的方法,且这种有效是长期的。同时,从最简单的ABC行析来讲,ABA的行为干预原则从来不止于在行为发生时,而是需要从ABC这三个角度全方位地去展开实施,才能达到最理想的干预效果。


昆山市瑷特生儿童特教中心长期招收:
1.自闭症、孤独症(有刻板行为,对周边事务没有反应)
2.语言发育迟缓(两三岁以上还没有或少有语言能力)
3.轻度智障(无法理解常规的信息)
4.轻度脑瘫(四肢僵硬,不能完成精细化动作)
5.感统失调(平衡感差,本体没有正常力量)
6.注意力差(乱跑动,不能专注学习及生活)
7.社交障碍(不愿融入集体,惧怕与陌生同伴交流)
年龄:2-13岁
上课时间段:周一至周六 8:30—18:00
微信/手机号:15371455662(朱老师)
微信/手机号:15306268207(王老师)
昆山校区:昆山柏阳街22号(朝阳大润发对面)


爆料有奖!关注昆山论坛抖音号,抖音搜索“昆山论坛”,或搜索抖音号:ksbbs
 
快速回复
限76 字节
如果您提交过一次失败了,可以用”恢复数据”来恢复帖子内容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