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帖:经典PUA话术之:早买早享受、人无再少年|
https://bbs.kshot.com/read-htm-tid-6690556.html Dc0=gq0 +TqrvI. nV8'QDQ:Al 本次针对第二套PUA话术进行讨论:
K/*R}X Q*<KX2O 前两天刷到一个视频,一个很温馨的家,成了法拍房。里面还保留着家的气息,有孩子在墙上画的画,有未收拾的家具。就好像昨天还有人住,今天就成了法拍房。
7<WUjK| 2Jt{oh | Ee}|!n> “有房才有家”是一句威力巨大且成本极低的销售“核心理念话术”。
$CMye; yL 中介使用它,因为它精准地命中了人性弱点,并从商业角度上看极其有效。但从很多时候来讲,这完全是忽悠你买房的个人恶意。
Ct-eD-X{ \Ki3ls 有房才有家,这背后是一套完整的商业逻辑和消费者心理操控。
(UkDww_! 核心原因:这是一句“完美”的PUA话术 hiVa\s 因为它同时具备以下几个特点:
|1_
$\k9Y& 1.情感核弹,无法理性反驳: q<3La(^/ 它捆绑的是亲情、爱情、安全感,这些是人类最基本的情感需求。
DRm`y>. 你一旦在理性层面反驳,对方就可以在情感层面指责你“不负责任”、“不爱家”。
CjPdN#*l 这制造了一种道德压力,让你觉得不买房就是对不起家人。
!Np7mv\7 3r+c&^ 2.将商品升华为“必需品”: 3}\ z&| 中介的核心任务是将“房子”(一个昂贵的、可选的商品)卖给你。而“家”是一个人人都需要、理应拥有的情感必需品。
/g>-s&w 通过将“房子=家”划等号,他们成功地把一个可选消费(买房)偷换概念成了一个人生必修课(成家)。
`0ym3} (O 不买就不是完整的家,这直接击中了人们对人生进度和社会认同的焦虑。
)]q Qgc& ?rOj?
J9 3.制造焦虑和身份危机: `WH$rx! 这句话的潜台词是:“没房=没家=人生失败/不稳定/不幸福”。
ied1+H 它为社会划分了一条清晰的界限:有房者和无房者。
;MGm,F,o 它让你对现状产生不满和恐惧,害怕被排除在“正常人”的生活之外。
s@:Yu 这种身份焦虑是驱动消费的强劲动力。
8F>9CO:&N a%c <3' 4.简单粗暴,易于传播: m^XO77" 它像一句口号,不需要复杂的逻辑,任何人都能听懂并瞬间产生情感共鸣。在销售的快节奏环境中,这种“金句”的效率远高于摆数据、讲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