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楼主 发表于: 昨天 13:19
, 来自:江苏省0==
俗话说:七月蜂、八月蛇、九月黄鳝惹不得 一到了夏天 各类蚊虫也是格外活跃 这也是马蜂活动繁殖的高“蜂”期 别小看这些飞舞的“小个头” 带来的麻烦可真不小! 光是听到“嗡嗡”的声音 很多人就吓得汗毛倒竖 这些危险的“空中邻居” 四处寻找角落“安营扎寨” 如果您在屋檐下、门窗外、空调外机等处 看见这些“不速之客” 那可要提高警惕了 一旦被它们“亲吻” 轻则剧痛难忍,红肿一片 重则严重过敏、中毒反应 甚至可能酿成不可挽回的悲剧! 面对这一夏季高危安全隐患 我们物业人员如何科学应对? 业主又该如何自我保护? 那么,看见马蜂窝,你的第一反应是什么? 跑?拍打?尖叫?——这些全是错误答案! 记住避险三口诀: 一遮(衣护头颈) 二静静撤离(不要拍打) 三call呼叫(速度联系物业和社区处置) 定期布防 定期对小区环境进行全面检查,包括房屋的屋檐下、阳台角落、窗户等隐蔽位置,以及绿化树木、灌木丛等,一旦发现小的马蜂窝,应及时处理,避免其发展壮大。清理吸引源 及时清理生活区域垃圾和食物残渣,特别是甜食和水果皮等,避免吸引马蜂前来觅食。同时,减少堆积的杂物,如旧家具、木材等,因为这些地方可能成为马蜂的藏身之处。环境巡查 定期修剪小区内的树木和灌木,减少马蜂筑巢的场所。同时,清理枯枝落叶、杂草、积水,保持环境整洁,降低马蜂的栖息可能性。图丨姑苏区某消防员喷射杀虫剂摘除马蜂窝 专业联动,绝不蛮干 一旦接到居民报告或巡查发现蜂窝,物业立即启动应急预案。提醒关好门窗避免惊扰蜂群,准备杀虫剂,以防马蜂攻击。并及时联系属地社区,同时拨打119报警,找消防部门帮忙处理,不要擅自行动。科学清除,分型施策 及时设置警戒区域,穿戴好防护服、防护面罩、手套等装备后,根据蜂窝地点,可采取如低矮灌木丛,使用喷洒杀虫剂+火攻清除;高空树枝,使用高压水枪精准击落;建筑外墙,实施“袋装法”摘除;密闭空间采用封堵巢穴入口,并灌注水泥等方法分类清理。善后处理 对已摘除的蜂窝,在清除后48小时内,对原筑巢点根部涂抹风油精、花露水等驱避剂,既可消除气味,更可防止马蜂“卷土重来”,再次结巢。衣物包裹,保护关键部位 一旦遭遇马蜂攻击,不要顺风逃跑,因为马蜂借助风势会飞得更快,应立即用衣物包裹好头、颈部等身体裸露部位。就地趴下,轻轻抖落 如有条件,可用火烤或用煤油熏的方法来驱赶马蜂。马蜂停落在头上、肩上时,轻轻抖落即可,不要驱赶、不要拍打。 就地趴下是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因为马蜂一般攻击离地面较高的地方。遭遇袭击,尽快就医 如果在野外发现一只马蜂围着你转圈,这时千万不要攻击它,否则它会发出信息激素,让别的马蜂支援。马上静止下来,等它离开是最好的方式。 如不幸被马蜂蜇到,应首先挑出伤口里的蜂针,不要挤压或吮吸伤口,可用肥皂水、食醋等冲洗,然后用冰块敷在伤口上,可以减轻疼痛和肿胀。 遭到马蜂袭击受伤,一定要尽快前往医院诊治,特别是一旦出现头晕、恶心、呕吐、喉头水肿、呼吸困难等症状或伤势严重时。图丨被马蜂蜇伤后应紧急就医
温馨提醒 马蜂容易被激怒 如果你“碰巧”发现它围着你转圈 千万不要拍打、不要攻击! 马蜂具有攻击性 其毒素可致人死亡 !!! 遇马蜂窝时 切不可贸然摘取 请远离马蜂 不要随意“捅”马蜂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