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身孩子在学校也是混社会的。不管小屁孩,还是大孩子,都是一样的。
我举例让楼主明白:
我小儿子,晚上孩子妈问孩子学校与同学相处的情况。他会告诉妈妈学校发生的事。
比如:
1.读四年级时我儿子说,他在班级里觉得很孤独没有朋友,当时就问他为什么。他说同学们下课就聊游戏,他不打游戏和他们玩不来。然后作为父母就是安慰他。
第二天,既然是游戏问题,那班级里总有不玩游戏的同学吧?我们就班级群里一个一个去问,知道了班级里哪些家教好的没有玩游戏的,孩子的妈妈就把他们家长带着孩子约出来玩,吃饭。家长约出来组建了没有游戏的朋友圈。经常这些家长或者同学在一起玩。
问题也就解决了。他在学校也有朋友,非常融洽的与同学间相处。
2. 他们班有一个学生平时穿着衣服不是很好,而且脏兮兮的,流鼻涕还吸进去,同学们都嫌弃他。组长发作业时故意把他的作业本丢地上,然后其他同学起哄还在他作业本上啋几下。他说觉得这个同学可怜,就捡起来擦干净递给他。但是那个被经常欺负的同学性格非常好,被人欺负了还笑嘻嘻的。
妈妈对于他正确的做法,不欺负弱小的举动表示支持和赞扬。
等等。
其实孩子从上学第一天就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家长要关注的。孩子通过父母的言传身教会适应学校里的各种各样的社会性问题。
如果时间久了,家长不关注就会导致孩子上学过得不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