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结肠癌动的手术
我这定期做肠镜
就怕自己也出问题
……
2024 年初春,中年的张先生(化名)坐在医院消化内镜中心的椅子上,手里攥着刚出的检查单,语气里藏着难掩的紧张。这份家族病史,像一颗 “定时炸弹”,让他多年来始终不敢放松对肠道健康的警惕。而这一次的检查结果真的拉响了警报。
张先生此次入院,最初诊断是 “结肠多发**肉”。对有结肠癌家族史的他来说,息肉切除本是常规预防手段,脾胃肝胆科戴彦苗副主任医师在操作内镜时说道:“这类高危人群的息肉,哪怕再小也要仔细看,怕的就是漏网之鱼。”
然而,当病理报告送到张先生手上时,所有的平静被彻底打破“距肛门约 35cm 处结肠隆起型息肉,病理提示腺癌!”
患者迅速从脾胃肝胆科转入肿瘤外科。吴江主任团队没有丝毫犹豫,充分评估病情,决定启动了多学科协作模式,脾胃肝胆科、病理科、影像科医生围坐在一起,反复研究病灶位置、大小,以及阮先生的身体状况:
“传统开腹手术创伤大,恢复慢,而且病灶藏在肠道里,精准定位不容易。” 吴江主任指着影像图解释,“不如用双镜联合:肠镜从里面导航,腹腔镜从外面切除病变,内外夹击,既保证切得干净,又能把创伤降到最小。”
戴彦苗主任也补充道:“肠镜能直接从病灶处用光点做标记,腹腔镜在外边一眼就能看到,能进一步提高手术精度。”
戴彦苗主任操控肠镜缓缓进入肠道,在距肛门 35cm 处找到那处癌变病灶,按下标记键,一个清晰的光斑,瞬间出现在肠道内壁上。
吴江主任团队在患者腹部开了几个“钥匙孔”大小的操作孔,腹腔镜镜头伸进去后,屏幕上立刻清晰显示出肠管、血管的层次。更关键的是,肠镜留下的 “光斑” 在腹腔镜视野里格外显眼!
顺着光斑指引,团队根据病灶精确位置,实施了标准的根治性手术,仔细清扫周围淋巴结,再用可吸收线将肠道两端吻合。整个手术下来,几乎无出血,没有过度切除,也确保了肿瘤的根治性切除。
“手术时间全程90分钟,比预想的还顺利!” 手术结束时,吴江主任摘下手套,“两台镜配合好了,就是 1+1>2 的效果。”
术后 1 周能吃半流质!
早癌 + 微创!康复超预期
术后第 3 天,张先生就能下床慢慢走动;第 7 天,他已经能顺利吃粥、软面条,没有出现腹痛、腹胀等不适。更让他振奋的是,术后病理报告显示:PT2N0M0(结肠癌早期),切缘干净,无淋巴结转移!
“这意味着你不需要后续化疗,只要定期复查就行,完全能回归正常生活!” 吴江主任把报告递给张先生时,他难掩激动,眼眶泛红,此前因病情产生的担忧也随之消散,对快速康复的结果倍感意外与欣喜。
很多人听说过肠镜、腹腔镜,却不知道它们 “联手” 能发挥这么大作用。其实 “双镜联合” 就是内镜(如肠镜、胃镜)与腹腔镜协同手术,专门对付胃肠道里 “难定位、难切除” 的病灶,比如结肠早癌、肠道巨大息肉、胃间质瘤等。
-
定位准:内镜在体内直接标记病灶,腹腔镜在外 “看得见”,避免漏切、多切;
-
创伤小:腹腔镜只需“钥匙孔”切口,比传统开腹手术疼痛轻、出血少,术后疤痕几乎看不见;
-
康复快:多数患者术后 1 周就能恢复半流质饮食,2-3 周就能正常生活,比开腹手术缩短近一半康复时间。
阮先生的幸运,一半来自“早发现”,家族史让他坚持定期筛查,没等癌症发展就抓住了;另一半来自“早干预”,多学科团队用“双镜联合”精准治疗,解决后顾之忧。
结肠早癌其实不可怕,也不用谈刀色变。肿瘤外科主任吴江表示,“精准、微创的治疗,这是我们一直努力的方向”。肿瘤外科与脾胃肝胆科早已形成 “早癌防治协作机制”:凡是有胃肠道肿瘤家族史、长期腹痛腹泻等高危人群,一旦发现可疑病灶,立刻启动 MDT,根据病情定制个性化治疗方案。
昆山市中医医院肿瘤(胃肠)外科,作为省重点科室,拥有专业的手术团队和先进的诊疗设备,在吴江主任医师的带领下,昆山市中医医院胃肠外科团队拥有多项临床新技术项目,围绕胃肠道肿瘤微创治疗、保功能治疗的核心理念,不断取得领域突破。
2024年9月,昆山市中医医院肿瘤外科与复旦大学附属上海肿瘤医院蔡三军教授团队、刘凤林教授团队构建合作,共同建设本院胃肠疾病综合诊疗中心。蔡三军教授、刘凤林教授,作为国家级的顶尖大肠外科和胃外科专家,携团队倾力帮助,整体建设、提升综合诊疗理念、精进团队手术技术,同时构建昆山市中医医院与上海肿瘤医院院间专家团队多学科小组,为患者制定综合诊疗方案,并亲临会诊手术,力求使广大昆山患者可以足不出市就得到全国顶级专家的诊疗服务。
凭借先进的诊疗理念、扎实的理论基础、精湛的手术技艺,以及患者及家属的深厚信任。我们坚信,昆山市中医医院肿瘤外科将继续在胃肠道肿瘤领域开拓进取,为每一位患者带来重获新生的希望和光明的未来。
医学硕士,肿瘤外科主治医生。擅长各类普外疾病的诊治,目前主要从事腹股沟疝,胃肠道肿瘤的规范化治疗。
主任医师,从事肿瘤外科、普外科、急诊外科临床工作至今。曾在美国Duke University Hospital上海肿瘤医院进修学习。现任中国民族医药学会外科分会理事;江苏省中医药学会疑难罕见病专业委员会委员;苏州市创伤学会委员;苏州市中西医结合学会肿瘤专业委员会委员;苏州市中西医结合学会炎症性肠病专委会委员;昆山市医学会普外科学专委会常务委员;昆山市医学会普外科学专委会肠胃外科专业组副组长。
擅长胃肠道肿瘤的诊治、腔镜微创治疗,普通外科疾病的诊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