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模式
  • 1503阅读
  • 0回复

[百姓话题]昆山市第一人民医院告诉你白内障手术人工晶体怎么选?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凉瞳
发帖
912
昆币
18655 枚
只看楼主 使用道具 电梯直达
楼主  发表于: 昨天 14:37 , 来自:江苏省0==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随着年龄增长,这扇窗户可能会被“白雾”遮挡——这就是白内障

不少患者在手术前都会纠结:白内障手术植入的人工晶体该怎么选?手术疼不疼?术后多久能恢复?今天眼科医生就为您解答!


一、什么是白内障?

简单来说,我们的眼睛里有一个类似“镜头”的结构叫晶状体,它原本透明清澈,能帮助我们看清远近物体。

随着年龄增长(也可能因外伤、疾病等因素),这个“镜头”会逐渐老化、变浑浊,就像相机镜头蒙上了一层灰,看东西会模糊、怕光,甚至影响日常生活,这就是白内障。



二、白内障手术为什么要植入人工晶状体?

白内障手术的核心是把已经浑浊的天然晶状体“取出来”,“装上新镜头”——也就是人工晶状体

没有晶状体的眼睛就像失去镜头的相机,无法聚焦成像,而人工晶状体能替代天然晶状体的功能,让光线重新聚焦在视网膜上,帮你重获清晰视力,相当于给眼睛换了一个“耐用的新镜头”。

三、人工晶状体该怎么选?

人工晶状体没有“最好”,只有“最适合”。选择时主要看3个核心需求,再结合医生的专业评估:

1. 日常视距需求

我们的生活离不开“远、中、近”三种距离视物:

• 远距离需求为主:比如平时看电视、户外散步、开车看路牌,选“单焦点人工晶状体”就够了,它能让你远距离看得清,但看近处(如看手机、读书)时可能需要戴老花镜辅助。

• 中、近距离需求多:如果经常看电脑、弹钢琴、化妆、看手机,希望这部分视力清晰,可选择“多焦点人工晶状体”或“连续视程人工晶状体”,它们能覆盖中近距视力,减少对老花镜的依赖。

2. 夜间视力要求

如果需要经常夜间开车、夜间活动,对夜间视力敏感度要求高,建议优先选“单焦点人工晶状体”。因为它光线通过时干扰少,夜间看灯光不容易出现星芒、光晕等“小尾巴”;而多焦点、散光矫正型人工晶状体可能在夜间出现轻微的视觉干扰(如看路灯有星芒)。

3. 患者的脱镜意愿

如果术后不想再戴眼镜,希望远近都能看清(比如想下棋、看报、旅游全兼顾),在眼部条件允许(如角膜、眼底状况良好)的前提下,可选择“多焦点人工晶状体”


四、白内障手术疼吗?手术时间长吗?

很多患者对手术有顾虑,担心疼痛或耗时太久。其实不必紧张:

疼痛问题:手术前医生会为眼睛滴入局部麻醉眼药水,整个手术过程中基本不会有疼痛感,可能只会有轻微的异物感或压迫感,大多数患者都能轻松耐受。

手术时长:白内障手术属于微创手术,技术成熟,单眼手术时间通常在10-20分钟左右,术后观察1-2小时无异常即可回家休息,不需要长时间住院。


五、术后视力能恢复到年轻时的状态吗?需要注意什么?

术后视力恢复程度因人而异。

如果只患有白内障,那么手术后的视力相对比较良好。

但是,如果同时患上多种眼病,除了眼前段的白内障,可能还患有眼后段的黄斑变性、视网膜病变以及青光眼等,这些眼病都会同时影响视力,医生通过详细的术前检查,可以初步判断术后的视力恢复情况,会在术前提前告知。

术后护理也很关键:

• 遵医嘱滴眼药水,避免揉眼、污水入眼,防止感染;

• 1-2周内避免剧烈运动、低头弯腰提重物,防止眼部压力过大;

• 定期复查(通常术后1天、1周、1个月、3个月),让医生监测恢复情况。



选晶体,别盲目!

手术效果不仅靠晶体,术前需要做全面的眼部检查(如角膜曲率、眼底状况、散光度数等),医生会根据检查结果初步筛选适合的晶体类型,再结合你的用眼习惯和生活需求,一起帮你敲定最适合的方案。术后遵医嘱护理,才能让“新镜头”发挥最佳效果哦!



作者简介






吴靖怡

主治医师

PROFILE

擅长:眼科多发病常见病的诊治


审核专家简介






周 欣

主任医师

PROFILE

眼科主任

苏州医学会眼科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昆山市医学会眼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擅长:眼科疾病的诊治,尤其擅长白内障、青光眼、复杂眼外伤、视网膜脱离等手术治疗



来源:昆山市第一人民医院


本帖评分记录
拆南墙 昆币 +1 -来自昆山论坛APP 昨天 21:44
1条评分昆币+1
爆料有奖!关注昆山论坛抖音号,抖音搜索“昆山论坛”,或搜索抖音号:ksbbs
 
快速回复
限76 字节
如果您在写长篇帖子又不马上发表,建议存为草稿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