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8日,《新华网》刊发《招大引强破局突围 “科创昆高新”激发磅礴动力》文章,聚焦昆山高新区人才科创招商大会暨AI+消费促进活动启动仪式,全力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为区域高质量发展赋能助力。现将原文转载如下:
攀“高”逐“新”,使命必达;争先进位,步履不停。四月的昆山草木葱茏,生机盎然。4月16日,昆山高新区举行人才科创招商大会暨AI+消费促进活动启动仪式。现场,一批重大科创项目和科技招商项目相继签约落地,全力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为全力打造全国一流的现代化产业创新园区注入澎湃动能;“AI+消费”联盟正式成立,依托京东、阿里巴巴、亚马逊、美团四大行业龙头资源优势,做强数字贸易、跨境电商等新业态,为区域高质量发展赋能助力。
高新热土,创新潮涌。作为昆山科技创新的重要板块之一,近年来,昆山高新区全力以赴推进新型工业化,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形成了以4家百亿级龙头企业、58家五亿级领军企业、177家亿元级骨干企业、459家规上工业企业、1174家高新技术企业为核心的产业矩阵;目前科创承载空间总量突破270万平方米,拥有国家级人才79名,省双创人才(团队)63个,姑苏领才(团队)122个,昆山双创人才(团队)393个。科技创新迸发出的强大力量,让昆山高新区高质量发展能级跃升、影响扩大、信心倍增。在最新国家高新区综合评价中,昆山高新区位列第31名,继续位居全国县域国家高新区榜首。
今年是昆山高新区“国批”15周年,站在新的发展“起跑点”,该区坚持以科创为第一动力、人才为第一资源,强化人才科创招商,以优质政策广纳天下英才,以金融资本赋能新质转型,全力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构建科技成果与产业需求精准对接的桥梁,深度挖掘具有发展潜力的科创项目,助力企业在新形势下破局突围、创新发展,持续提升昆山高新区的创新引领力与产业硬实力。
科技领航,招商筑梦。从新兴企业的蓬勃入驻,到前沿技术的精准对接;从应用场景的深度融合,到产业生态的持续优化,昆山高新区的“强磁场”效应日益凸显。当天活动现场,一批高质量科研平台集中授牌,一批央企、院士、园区重大科创项目签约,涵盖半导体、人工智能、具身机器人等前沿领域的20个科技招商项目集中落地,标志着昆山高新区“招大引强”战略再结硕果,创新资源实现矩阵式突破。
打造科技创新高地,人是最根本的因素。通过以人才引领强产业、以核心团队催生新产业的模式,昆山高新区稳步推进人才科创建设,成效显著。在该区,产教融合的双向奔赴,推动了“高校研发”、“人才培养”走进“企业技术攻关”的第一现场,促进了教育、科技、人才的一体发展。目前,昆山高新区已与28所高校签约共建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累计培养667名研究生。从实验室到生产线,从技术攻坚到市场突围,各路科创英才带着项目、带着团队,汇聚昆山高新区这片创业热土,他们的身影,定格为“创新雨林”中最动人的风景线。当天活动现场,昆山高新区与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举行战略合作签约,联动东南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等高校共建产教融合研究生联培基地,加快构建全域协同创新生态,实现平台能级新跃升,彰显出昆山高新区在科技创新领域勇挑大梁、勇作示范的坚定决心与不懈努力。
科技招商是快速集聚创新要素的必然要求和有效途径。从极具竞争力的科技招商政策,到国际一流的科创载体;从多元化的金融赋能体系,到高品质的人才安居环境,昆山高新区正以最优的营商环境,为每一位创业者提供茁壮成长的沃土。当天活动现场发布了昆山高新区创新要素、昆山高新区科技项目融资创业大赛,为昆山市人才科创发展服务中心昆山高新区分中心、科技招商合作平台揭牌,并聘任全球科技招商合伙人。
当前,科创企业正迎来转型升级的关键机遇期,昆山高新区精准把握“AI+消费”产业融合趋势,共同组建“AI+消费”联盟,进一步发挥跨领域技术与平台融合优势,助力供应链智慧化管理、大众消费升级及企业精准开拓全球市场,以智能化技术重构消费产业生态。活动现场,昆山—京东全面合作暨京东工业链动众城、万亿降本及出口转内销计划江苏首站同步正式启动,京东工业将与昆山当地工业企业围绕供应链降本增效、国内市场拓展两大命题拓展合作,依托数智供应链高效开展“降成本”“拓内销”工作,共同推动昆山工业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由京东工业、阿里巴巴全球速卖通、美团、亚马逊云科技共建的“AI+消费”联盟同时成立,助力企业高质量“出海”和拓展内销市场。
对于昆山高新区的未来科创发展前景,各路专家和英才代表信心满满。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校长李和章表示,将充分发挥昆山高新区在产业资源、政策支持及区域创新生态的优势,结合学校在基础研究、国际化人才及多学科交叉领域的科研实力,开展关键技术攻关、科技成果转化及高层次人才培养合作,推动设立国际化科技孵化载体,共同构建“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体系。
清华大学车辆与运载学院毕业生杨松瑜通过科创大赛和清华大学创新创业平台“创+”与昆山高新区结缘牵手。从今年年初接洽考察,到三月正式落户阳澄湖科技园管委会的集成创新中心,杨松瑜和创业伙伴真正实现了“一站通达”“拎包入住”。他对“昆高新速度”赞不绝口,“这里创新创业环境优越,政策环境良好,服务贴心周到,同时,科创载体众多,产业集群效应明显,这是吸引我们落户创业的根本原因。”杨松瑜介绍,在昆山阳澄湖科技园管理委员会的协调帮助下,他创办的企业江苏绿洲清能科技有限公司获得产业化立项科研经费帮助,企业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在全球绿氨技术竞争中抢占先机。公司核心产品常温绿氨合成装置已经进入样机中试阶段,预计一年后推向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