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模式
  • 4463阅读
  • 0回复

[教育]昆山自闭症的孩子怎么带养应该注意一些什么方面正确认识孤独症昆山去哪个机构干预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美女离线瑷特生特教
级别: 论坛商家
发帖
1901
昆币
3855 枚
只看楼主 使用道具 电梯直达
楼主  发表于: 2022-11-02 , 来自:江苏省0==
过分溺爱与保护,是自闭症儿童家长的心理表现之一。
家长在孩子幼儿时期就会察觉到一些异常,一般确诊时间都在两三岁。从确诊之日起,家长就明确知道孩子患有自闭症,这种病因不明确,并且在目前来说无法治愈的疾病,伴随而来的是对这种命运的不解,对孩子的担忧,对未来的迷茫与恐惧。
这个时候,家长察觉到自己所肩负的重担,但这种察觉是令人恐惧的,因为这时他们会发现,除非凭借自己的努力与创造,否则自己与孩子都会陷入泥潭。这种突如其来的改变,扰乱了他们曾经坚持的生活意义与价值,家长不得不重新选择自己的人生意义与目标,并且还需要承担起照顾孩子的重任。原有的生活秩序被打乱,家长需要重新选择,面对这种未知的焦虑,他们希望通过自欺的手段让自己逃避这些贵任。
对于这些家长来说,最困难的是接受事实,并承担起积极寻找适合自闭症儿童的治疗方法与教育方法的责任。此时,有些家长害怕甚至是想拒绝承担这样的责任,但又觉得作为家长,自己没有理由这样做,为了平衡这两种心态,就表现出了各种各样的自欺心理。
有些家长会心疼自闭症孩子,过分替孩子担忧,认为自己的孩子很不幸,今后要保护孩子,不能让孩子再受任何委屈了。于是全盘包办,即使孩子出现异常症状,都采取顺从的态度,只想让孩子高兴。
他们认为这是自己疼爱孩子的表现,实际上只是为了让自己舒服一点,因为他们认为自己对此毫无办法,不知道如何去面对孩子的病情,也不知道怎样做才可以真正帮助孩子。
这种过分的溺爱与保护,是家长对孩子的一种补偿,他们认为自己可以为孩子做的只有这些,这种做法是他们看来可以让孩子获益的最直接的途径,也因此可以认为自己是尽责的,自己是对这个孩子有所付出的。
曾有个自闭症儿童,家人都对她很宠爱,所有好吃的都先给她吃,即使她已经很胖了,并且已经影响到了她的正常活动,使她在做感统训练时非常费劲,家人也依旧如此。
万事都顺着她,即使参加一些康复训练,如果她不愿意,家长就会跟老师请假,平时家庭训练中,只要孩子不愿意做了,就不勉强,甚至会主动减少孩子的作业。
其实依照这个孩子的病情,应该能够达到一个更好的水平,但家长的这些行为严重阻碍了孩子的发展。
转移责任和自责,是自闭症儿童家长的另一种心理。
持有这种自欺心理的家长为了拒绝接受事实,会存在这样的假想,即“如果……我的孩子就不会有这些问题”,否认自己可以通过努力,改善这一现状,否认自我的自由与超越,认为自己只能是现状的承受者,试图以此来转移自己当前所要面对的选择,以及需要承担的责任。
因为自闭症儿童的病因尚未明确,虽然干预方法有很多,但都不能确保治疗的有效性,即使有效,也不知道会有多大的成效。
面对这样的未知性,家长感到焦虑不安,不希望孩子处于这样的状态,却又不愿意去积极努力地尝试,便会转移责任对象,使自己处于受害者的角色中,以此来消减焦虑情绪,逃避自己的责任。
转移责任
这种家长会把责任转嫁于他人身上,认为孩子的现状是由他人导致的。
首先,夫妻双方会相互埋怨、指责,认为是对方照顾孩子不周,甚至对方的脾气秉性、家庭背景,只要有可能对孩子产生影响的因素,都会加以指责,在照顾孩子过程中,所产生的负面情绪也会转嫁于对方,认为对方对孩子不尽心,或者对自己不理解等。
一项针对自闭症儿童家长所得的134份调查研究显示,家长有较低的婚姻满意度、家庭凝聚力和家庭的适应性。而多数研究也提出相同的观点,说明自闭症儿童的家长在婚姻维系上常面临崩解、失调、冲突与离婚的过程。
其次,他们会抱怨自闭症康复机构甚至是社会。家长会将子女好转的希望寄托给机构,而自己不做任何努力。当子女未见好转时,会指责机构方案方法不对,或是老师的教育方法不得当。
曾有一位家长,由于自己事业繁忙,所以请了两个保姆带孩子,并且花高价带孩子去参加各种治疗,一旦觉得没有任何进展就转换机构,但自己很少抽出时间来陪孩子。
家长把培养孩子的职责全部交给他人,在他们看来,自己不断地为子女寻找各种机构,为他们提供优越的物质生活条件,都是对子女负责的表现,但其实这只是他们逃离对孩子教育与指导的方式,因为拼命赚钱要比面对一个患病的孩子容易得多,批评机构不专业要比接纳孩子的现状容易得多
自责与懊悔
这种家长认为是自己的某些行为导致了孩子的现状,会对自己过去的行为有很多猜想:比如是不是因为孩子某次生病没有及时送去医院?是因为怀孕期间自己吃了什么不对的食物?是不是因为自己忙于工作而陪孩子的时间太少了?这种自责虽然看似是在承担责任。
但实际上,却间接表明家长对自闭症孩子病情不接纳的态度,对自己过去行为的懊悔,使他们存有这样的幻想“如果当时……现在就不会这样了”。
在这样的假想中,家长可以获得一点心理安慰,因为这能使他们相信,自己和孩子的生活本来可以很好的。



放弃责任

这是最糟糕的情况,当家长无法承受这种责任时,就想要放弃。有的家长会选择生第二个孩子,并且对这个孩子宠爱有加,而对自闭症儿童较少关心。

曾有一位家长,因为第一个孩子患病,就又生了一个孩子,对小儿子宠爱有加,但对大儿子却非常严厉,一旦犯了什么错就大加责骂,甚至会明显偏袒小儿子。每次送孩子来参加治疗,都很少关心孩子最近的表现及进步,而是不断抱怨自己有多么辛苦,孩子最近做错了什么事情等,甚至询问老师是否可以找人领养这个孩子。
[backcolor= transparent]有的家长会彻底放弃对自闭症孩子的教育,只是尽到抚养的责任,但对其教育不再付出努力
[backcolor= transparent]
昆山市瑷特生儿童特教中心长期招收:

1.自闭症、孤独症(有刻板行为,对周边事务没有反应)
2.语言发育迟缓(两三岁以上还没有或少有语言能力)
3.轻度智障(无法理解常规的信息)
4.轻度脑瘫(四肢僵硬,不能完成精细化动作)
5.感统失调(平衡感差,本体没有正常力量)
6.注意力差(乱跑动,不能专注学习及生活)
7.社交障碍(不愿融入集体,惧怕与陌生同伴交流)
年龄:2-13岁
上课时间段:周一至周六 8:30—18:00
微信/手机号:15371455662(朱老师)
微信/手机号:15306268207(王老师)
昆山校区:昆山柏阳街22号(朝阳大润发对面)

千灯校区:千灯镇人和路257-259(千灯优家宝贝三楼)
爆料有奖!关注昆山论坛抖音号,抖音搜索“昆山论坛”,或搜索抖音号:ksbbs
 
快速回复
限76 字节
如果您在写长篇帖子又不马上发表,建议存为草稿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