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模式
  • 78094阅读
  • 0回复

回顾五年成果与经验,“城市社区垃圾分类实践项目”举行结项研讨会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发帖
805
昆币
5692 枚
配偶
单身
只看楼主 使用道具 电梯直达
楼主  发表于: 2023-07-18 , 来自:江苏省0==

2023年全国节能宣传周期间,北京沃启公益基金会在北京举办“城市社区垃圾分类实践项目”结项研讨会,来自全国各地社会组织、公益基金会、专家学者、社区工作人员和热心志愿者等七十余人现场参与研讨会,两百余人线上参会。本次研讨会分享了项目成果与经验,并从行动者视角,探讨了社区废弃物管理的创新实践、挑战和突破。

2018年10月,万科公益基金会(简称万科基金会)和北京沃启公益基金会(简称沃启基金会)共同发起了“城市社区垃圾分类实践项目”,旨在通过资助、支持社会组织深入城市社区,开展社区动员,探索有效的、可复制的废弃物/垃圾分类解决方案/模式。

万科公益基金会副秘书长刘源在开场致辞中表示,“城市社区垃圾分类项目”是要在各地社会组织伙伴不同的类型化的社区实践中,通过更加灵活、接地气和更有效率的方式去探索城市社区垃圾分类机制,并与中央顶层设计下的基层社区治理相结合,找到回应社会问题的发力点。项目委托北京七悦社会公益服务中心进行评估,发现社会组织探索了垃圾分类的四种模式。同时,项目还通过案例集和各类具体的专项成果的方式梳理和呈现实践经验,硕果累累。

沃启基金会秘书长付涛分享了本项目的成果与经验,并介绍了万科基金会、沃启基金会和一线社会组织伙伴通过本项目执行所构建的角色分工与协同关系。项目已连续开展五年,截至2022年底累计资助9家活跃在社区一线的社会组织,在8个城市16个社区开展了近千场活动,培育各类社区环保志愿队46个,建立17个堆肥点,共堆肥168.5吨。一线社会组织伙伴基于不同的地方政策环境和社区条件开展动员,提升了项目社区垃圾分类的参与率和准确率,逐步探索出了各具特色的城市社区垃圾治理的工作路径和方案。

社区做好垃圾分类,既需要了解环境科学相关知识,了解如何进行垃圾分类,也需要社会治理的技术,探索如何调动社区多方力量协同推进,激发居民参与垃圾分类的内生动力,提升社区垃圾分类的可持续性,这正是一线社会组织所擅长的。“城市社区垃圾分类实践项目”所资助的社会组织均在社区(或社群)扎根多年,探索可持续的社区垃圾减量/分类模式。

项目中发现的最有特色且有效的手段是社区堆肥和社区环保自组织培育。沃启利用自身知识生产的优势,与在社区一线实践的伙伴一起,以共创的形式编写了《社区堆肥手册》和《社区自组织培育手册》。两部手册在此次研讨会中正式发布,昆山市鹿城环保志愿者服务社理事长徐华在会上介绍了她们在康泾湾社区开展堆肥的经验,成都城市河流研究会项目负责人刘赟为大家分享了他们在成都多个社区培育社区志愿者,到逐步形成自组织的过程。两个手册注重行动实操的指导性,一方面基于所在社区的地方性特点,同时也具有通识性的借鉴价值,标志着社会组织梳理和沉淀自身行动经验并开始向外传递产生影响。

研讨会上,除了项目经验的分享,同时也触及了政策环境和垃圾分类发展趋势的讨论。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教授陶传进基于他对“城市垃圾分类实践项目”中几家一线社会组织有效实践的观察,提出在面临垃圾分类政策“一阵风”(政策摇摆)的情况下,社会组织应当通过自身的专业性以及政策倡导取得空间,去填补政策漏洞,推动公共政策落地。

爱芬/乐芬环保联合创始人、零萌公益理事郝利琼从行动者视角,基于社区实例,观察到十年来社区主体性和居民自主性出现了慢慢弱化趋势,单一的行政主导导致基层垃圾分类的高成本、内卷化和压力,她呼吁要不断审视垃圾分类的价值和目标,基于“好的垃圾分类”的判断标准(促进人的自主性、促进社区治理、促进全社会垃圾总量降低、促进社会总成本可控、下降)来开展垃圾治理工作。

作为对上述专家思考的回应,成都城市河流研究会项目负责人刘赟、北京有机农夫市集绿主张项目负责人马彦和陕西绿色原点环保宣教中心主任杨雄分享了他们的垃圾分类/零废弃创新实践。在反馈互动环节,天津市西青区零萌公益发展中心主任田倩基于垃圾管理优先次序肯定了三个分享案例的价值,认为本项目不仅仅是针对城市社区垃圾分类,而是在做零废弃社区的实践。重庆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钟兴菊高度肯定了本项目的一线伙伴组织基于使命驱动、立足本土、从小处推动改变并进行行动反思的价值和能力。她同时认为,从社会文化的结构性视角出发,中国式现代化(包括人的现代化)的根本路径在基层社区内生力量的培育,这正是社会组织的优势所在。

研讨会的最后环节,在北京合一绿色公益基金会行业支持总监李大君主持下,围绕废弃物管理的创新实践、挑战和突破这一话题,天津市西青区零萌公益发展中心主任田倩,青岛你我创益社会工作服务中心主任徐进、万科公益基金会高级项目经理林虹、北京七悦社会公益服务中心项目评估专家杨亚亚和成都汇泽社区副主任吴晓玲等圆桌嘉宾共同展开了深入的讨论。

作为一个资助项目,“城市社区垃圾分类实践项目”采用了陪伴式成长(或共建式资助)的模式。北京七悦社会公益服务中心项目评估专家杨亚亚从公益项目评估角度介绍了本项目资助模式的特点和优势。她指出,沃启基金会与受资助方建立了相互信任的伙伴关系,给予草根组织更大的发挥空间,鼓励他们以目标为导向开展行动,而不是机械地完成项目书中的规定动作,这种模式能够让资助和受助双方取长补短,合力解决问题。

沃启基金会秘书长付涛在总结致辞中表示,零废弃是一项长期的事业,项目结束后,沃启基金会和一线伙伴将继续以不同的方式关注和参与该议题的推动。

[ 此帖被鹿城环保社在2023-07-18 21:57重新编辑 ]
本帖评分记录
苏20211 昆币 +1 -来自昆山论坛APP 2023-07-19
shenjun8002 昆币 +1 -来自昆山论坛APP 2023-07-19
2条评分昆币+2
爆料有奖!关注昆山论坛抖音号,抖音搜索“昆山论坛”,或搜索抖音号:ksbbs
 
快速回复
限76 字节
如果您在写长篇帖子又不马上发表,建议存为草稿
 
上一个 下一个